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抗癌助手提醒:了解更多抗癌信息就到香港特区肿瘤中心)
尽管乳腺癌术后的一线疗法仍以化疗为基石,HER2阳性患者可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患者可选择化疗后继续内分泌治疗,而险恶的三阴性乳腺癌除化疗外,也有了以BRCA1基因突变为靶点的靶向药奥拉帕尼。
但在如今免疫治疗频传捷报、横扫肿瘤的时代,我们也想知道,除了疗效卓著的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在乳腺癌领域,免疫抑制剂是否也能开辟新的治疗天地?
1.免疫治疗单药疗效显著
目前单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试验均为Ⅰ/Ⅱ期研究,样本量较少,无对照组,但帕母单抗、阿特珠单抗及阿维单抗均显示了一定的有效性,在PD-L1阳性表达的人群中获益更加显著。即使在恶性程度较高的三阴性乳腺癌中,帕母单抗也可以获得很好的反应率,这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更有希望的方法。
mDOR:中位反应持续时间,mOS:中位总生存期,m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2.联合化疗或内分泌治疗效果喜人
相关的临床试验同样仍处于Ⅰ/Ⅱ期研究阶段,但曙光显现。帕母单抗联合艾瑞布林用于转移型三阴性乳腺癌的客观反应率达33.3%,且一线治疗的客观反应率要高于二三线治疗,阿特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获得了类似的结果。IMP321是以LAG3为靶点的新型免疫抑制剂,联合紫杉醇用于进展期未治疗的乳腺癌暂时获得了50%的客观反应率,用于ER+/HER2-型乳腺癌尚未获得试验结果。遗憾同样也有,CTLA-4为靶点的在研药Tremelimumab用于乳腺癌未获得反应率,完全无效。
3.新辅助疗法不容忽视
帕母单抗应用于乳腺癌的成就可谓是一路高歌,既然单药、一、二线联合化疗均有一定效果,那么使用时间再提前到新辅助治疗阶段会如何呢?
一项名为KEYNOTE-173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帕姆单抗联合新辅助治疗的有效性:
免疫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获得初步疗效,我们期待更进一部的进展。(抗癌助手提醒:了解更多抗癌信息就到香港特区肿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