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沿阴道向下移位称为子宫脱垂。一般分为三度。
一度:宫颈口位于坐骨棘水平以下;
二度:官颈已脱出阴道口外,而宫体或部分宫体仍在阴道内;
三度:宫体、阴道前壁及部分阴道后壁均翻出阴道口外。
子宫脱垂的发病原因是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严重损伤、松弛及分娩后子宫的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也有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正常,又加上腹压增加所致。
子宫脱垂的主要表现还有腹下部、阴道、会阴部有下坠感,另有块状物自阴道掉出感,腰背酸痛,劳动后更重。如阴道粘膜脱出阴道口以外,还会因常受摩擦溃烂、分泌物增多出血、组织角化、并发膀胱膨出而出现泌尿道症状。因淤血而造成子宫肥大者还可能出现月经过多。脱垂的子宫凡能还纳者,对性生活和妊娠均无大的障碍。
为防子宫脱垂,主要是实行计划,生育,少生优生,开展新法接生,做好产褥期保健卫生。产后3个月内要注意休息好,预防便秘。避免在产后长期蹲在地上洗衣及干重体力劳动。
女性各个阶段引发子宫脱垂的原因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分娩时,过早下迸、急产、滞产,尤其是困难的阴道手术产都有可能使子宫韧带、子宫旁组织和骨盆底肌肉与筋膜过度伸展或撕裂。
产后如不注意保健,这些组织的“产伤”恢复不良,将影响子宫支托,成为日后子宫脱垂的主要因素。
产后如经常仰卧,由于支持组织松弛,子宫常向后倾。子宫后倾的结果使子宫轴与阴道轴一致,为子宫脱垂创造了条件。
产后如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或有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长期从事蹲、站工作,迫使腹压增加,引起子宫向下移位。
子宫肌垂常发生于晚年;或在绝经后方始加剧,这是因为年老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支持组织萎缩和缺乏张力的缘故。
同样道理,体质虚弱或先天性盆底组织发育异常的妇女,即使年轻、未婚、未孕亦可发生子宫脱垂。
气虚型子宫脱垂症状:子宫下移或脱出于阴道口外,劳累或站立过久则加重;少气懒言,小腹下坠,精神疲倦,四肢无力,面色少华,带下量多质清,小便频数,心悸气短;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则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肾虚型子宫脱垂症状:子宫下移或脱出于阴道口外,日久不愈;小便频数,夜间尤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下坠,面色晦暗或有暗斑,带下清稀;舌暗淡,苔薄,脉沉弱。
治则治法:补肾固脱,益气升提。
肝经湿热型子宫脱垂症状:阴中有物脱出,表面红肿溃疡,黄水淋漓;带下量多,色黄如脓,小便短赤,局部灼热疼痛,口苦而干,小腹坠痛,心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则治法:清热利湿,佐以升提。
气血瘀滞型子宫脱垂病因病机:皆因多服热药及煎煿,或犯非理房事,兼意淫不遂。
处方:三茱丸。
阴虚肾燥型子宫脱垂证候表现:阴挺痿痹而频数。
任督血虚型子宫脱垂治则治法:大补任督之气,则带脉自升。
子宫脱垂会导致不孕吗肿物自阴道脱出:自觉有肿物自阴道脱出,于劳动、负重、行走或站立过久时更为明显,卧床休息后即觉其缩小或消失。重度的子宫脱垂即使卧床休息也不能自行回缩于阴道内,需用手回纳。长期脱出而肥大的子宫颈其直径有时可达6~ 7cm,长度达7~8cm,比子宫体还要长。
腰背酸痛及下坠感:其轻重与子宫脱垂程度,劳动强度、姿势及时间长短等有关。月经期盆腔充血,症状加重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过多。
泌尿系统症状:常伴发膀胱及尿道脱出,故可发生排尿障碍、尿濒、尿急、压力性尿失禁等症状。
大便困难:合并直肠膨出时常有此症状。
阴道分泌物增多:由于子宫向下脱出,有时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致使性生活后,精液不易积存在阴道内,或使子宫颈口位置改变,以致子宫颈不能浸泡在精液中,及子宫颈管的继发感染等,均可使精子进入子宫颈管的机会减少,降低了生育力,甚至造成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