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一下后台留言,好多人在打“磁共振”,“伪影”,所以回国后公众号我专门设置了自动关键词回复和菜单分类。朋友们可以进去看看公众号有什么变化。
言归正传,今天我们来聊一下胎儿磁共振,最近比较热门的。为什么最近流行做胎儿磁共振呢?肯定有各方面的原因,比如无创,无辐射,图像清楚等。
首先,我们来看看常规的产前影像检查有哪些?为什么我们需要做产前影像学检查呢?因为:产前检查及诊断是减少患儿出生缺陷的有效措施!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常规产前检查手段,还是超声。
优势:实时
廉价
对母胎均无损伤(无创)
劣势:对部分病例显示欠佳,如:孕妇肥胖,合并子宫肌瘤,羊水过少,子宫畸形,多胎,胎位不正等;
诊断结论与操作者技术水平有关(技术人员依赖性大)。
除了超声外,目前磁共振用来做产前检查也比较多。
磁共振扫描优点:所有超声的优点也是磁共振的优点,无创,图像清楚,诊断准确率高;
缺点:检查时间长
费用高
噪声大
国内目前还缺乏大量熟悉产前磁共振诊断的技术人员及医师
一、概述(产前-胎儿磁共振内容)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我的标题,我没有写胎儿磁共振,故意写的产前磁共振检查,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目前很多医院开展胎儿或者胎盘磁共振,名字还是比较混乱的。
我们一般人理解的胎儿磁共振检查是检查胎儿的,但是国内很多医院目前是分了胎儿磁共振和胎盘磁共振。胎儿磁共振检查的是胎儿,主要是胎头,也包括胎儿腹部,胸部,脊柱,四肢;胎盘磁共振主要是检查胎盘情况,有无胎盘植入,前置胎盘等。
那么胎儿磁共振到底做哪些项目,目前大部分医院也不统一。有的医院默认胎儿磁共振就做胎儿头颅就可以了,有的医院会把脊柱也扫描进去,还有一些开展胎儿比较好的医院,甚至开展了胎儿的所有部位扫描,比如四肢,心脏等。
胎盘磁共振相对简单,就是扫描胎盘,观察胎盘情况。
为了方便和统一,我直接把胎儿磁共振和胎盘磁共振统称为产前磁共振。
二、产前磁共振存在的问题和难度
产前磁共振目前在国内开展得还不是太广泛,我想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问题。
伦理争议;
医疗风险问题(这一点和超声一样,很多医院即使能够扫描出胎儿四肢和心脏,也不敢开展和诊断,怕风险太大);
检查费用问题;
胎儿T1WI序列,一直以来不太理想;
安全问题(包括噪声和SAR值)。
三、胎儿检查的适应期及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大部分专家对产前检查的时期有一个基本共识。
孕期选择,孕早期(12周以前),不建议做产前磁共振;
孕中期(12-28周),ACR建议18周以后再做;
孕晚期(28-40周),可以做。
四、产前(胎儿)检查“四不”原则
不使用镇静剂;
不使用对比剂;
不要求孕妇屏气;
不使用其他各种门控装置。
当然,原则上是这四不,我发现有的医院或者有的国家在进行胎儿扫描,也使用了门控,或者扫描协议中也要求孕妇屏气。原则上不建议这样做,这样增加了孕妇的负荷。
五、1.5T vs 3.0T
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原来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如果是单纯为了筛查(超声并没有阳性结果报告),在1.5T上面做产前磁共振,尽量不要在3.0T上面做。
当然,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我们先不谈。基于大家的普遍认知,有一点是确定的,3.0T的SAR值肯定比1.5T大,3.0T的信噪比肯定比1.5T好。
那么也就是说,如果单纯为了筛查,没必要在3.0T上面做,这样1.5T上,SAR值又低,而且BTFE亮血序列效果又好,磁敏感伪影又少,弥散变形也小。
如果超声有阳性报告,比如侧脑室增大等,那么在3.0T上面扫描,图像信噪比高,可以用信噪比换分辨率,这样图像细节显示得好,利于诊断。
当然,上面我带着大家做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不成文的说法,这种说法基于的逻辑是怎么来的。
现代医学讲究证据,询证,数据及实验来说话。FDA早就批准了胎儿产前检查。大样本研究显示,1.5T在胎儿检查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经毋庸置疑;而3.0T行产前检查,目前并未有不良反应及后果的论文及个案报道。
(ACR和SPR儿科放射学会,已经制定了胎儿检查的适应症标准)
(Victoria女士发表了一篇综述,其中提到了推荐的胎儿扫描方案,及比较1.5T和3.0T胎儿扫描)
(T. Victoria et al. Pediatr Radiol, 2014: review 1.5T to 3T)
所以,汇总多方证据,目前产前磁共振检查,可以认为,1.5T及3.0T都是安全的。但是在3.0T检查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好SAR值。这一点飞利浦机器一直是做得非常好的。
五、产前(胎儿、胎盘)磁共振扫描的序列
讲完了前面的概述和安全问题,我们开始进入主题,来讲讲胎儿扫描的序列。
由于有四不原则,我们不能使用门控,屏气等冻结运动伪影的方法。但是在产前检查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呼吸运动,胎动等,我们要怎么做来保证图像质量呢。这里就涉及到产前检查的序列。
孕妇体位:头先进、足先进都可以。
常用序列:
T2WI-ssh:单激发的T2WI序列是胎儿或胎盘扫描中最常用的序列,该序列扫描速度快,采用单激发能够有效的冻结呼吸运动及胎动伪影。
(胎盘冠状位扫描,3.0T,T2WI-ssh,层厚4mm,0间距)
(胎头横轴位扫描,3.0T,T2WI-ssh,4mm层厚,0间距)
(胎头矢状位扫描,1.5T,T2WI-ssh,4.5mm层厚 0间距)
B-TFE序列:这个序列我在心脏,肾动脉等专题都有提高,著名的“三亮”序列,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白血”序列。该序列是平衡式自由稳态进动序列,本质上属于梯度回波序列。该序列一个优点是信噪比高,第二点就是SAR值低。1.5T扫描效果远远好于3.0T,原因是一对比度好;二磁化率伪影轻。
该序列可以很好的显示胎儿心脏及大血管,最重要的一点是该序列的SAR值低。但是在3.0T上面做,要小心,因为非常难做。
(胎头BTFE序列,1.5T,层厚4.5mm 0间距,可以看到对比度比较好)
(胎儿腹部BTFE,3.0T,4mm 0间距,可以发现明显3.0T中,这个序列的液体及血液没有在1.5T中亮,而且磁敏感伪影重,提示要在3.0T上做胎儿心脏扫描,难度比较大)
重T2序列:该序列一般是用MRCP的序列该的,TE时间比较长,T2权重非常重,采用单激发采集模式,消除运动伪影。该序列主要是突出T2对比,显示羊水及胎儿液体组织比较好,如扫描一个厚层,显示胎儿脊髓。
(胎儿重T2序列,3.0T 20mm层厚 该序列可以看看脐带和胎儿头颅的关系)
(胎儿重T2,1.5T,6mm层厚 -1mm间距 该例中,可以清楚预测孩子性别了)
T1WI序列:目前,胎儿产前检查的一个主要难点就是T1WI序列做不好。为什么做不好呢?两点:
1.信噪比不够,很多人也发现,扫描胎儿或者胎盘T1WI序列,噪点很大,颗粒很粗,原因就是信噪比不够;
2.对运动伪影敏感。因为是T1WI序列,TR时间短,一般很难做单激发,这样对运动伪影敏感。
笔者最近做了很多胎儿,发现有一个技巧,就是一般我们扫描胎儿或胎盘,大部分是扫描4-5mm,0间距。在做T1WI序列的时候,因为信噪比不够,我们可以扫描6-8mm,采用负间距,这样的话,信噪比得到了提升,也不会损失太多信息。
(胎盘T1WI,3.0T 6mm层厚 -2mm间距,可以发现信噪比非常高,图像质量也比较好)
(胎头T1WI,3.0T 6mm层厚 -2mm间距,同样的图像清晰,信噪比足够)
另外,胎儿的T1WI序列不好做是公认的,目前飞利浦还可以采用mDIXON这个序列来做,一次扫描只需要15s,可以同时出四组图,可以用它来做T1权重的序列。
DWI弥散:弥散序列现在被认为是胎盘扫描不可缺少的序列,因为很多胎盘病变,需要DWI来诊断。
DWI序列中,最重要的是b值的选择,一般来说,推荐600-800就足够了。1.5T做600,3.0T做800。当然DWI序列,3.0T做胎盘难度远远大于1.5T,原因是容易变形,不管你相位编码方向选哪个。
(胎头DWI,3.0T b=1000 上面b=0 下面b=1000)
(胎盘矢状位DWI,1.5T,b=700 左边b=0 右边b=700)
DTI:DTI虽然也可以用于产前胎儿扫描,但是扫描时间长,限制了它的应用。
MRS:孕晚期抬头相对固定,可以用MRS监测肌酸含量,以评估缺氧的风险。
当然,很多人会问,扫描我也学会了,如何诊断呢?我如果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在磁共振中有什么表现呢?这个相信有经验的老师一定能诊断,没有接触过产前胎儿检查的,可能需要先熟悉一下,在来了解如何诊断。
另外,在写胎儿磁共振报告的时候,一定要写胎龄,因为不同胎龄,头颅发育表现不同。同样一个图像,如果是35周,可能是头颅发育缓慢,无脑回;如果是15周,可能是正常表现,还没有发育。还要熟悉正常的胎盘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