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松蔚
我喜欢跟孩子做交易。
我女儿今年六岁了,我经常会跟她讨价还价。比如,她想要看一集动画片,就要先学习半小时。想买零食,就必须立刻放下手里的玩具跟我去超市等等。很多事情她不喜欢,但是我又想让她做,这时候我们就做交易。
如果能讲道理说服她,当然是极好的。但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讲道理——也可能是我太懒。比如说,她最近有点犯鼻炎,我们给她买了洗鼻器,每天早晚清洗一次鼻腔。她很抗拒,质问:为什么要洗鼻子?
要讲清楚为什么,也能说出道理,比如为了你的健康。但要真的获得理解,不太容易。回答「因为洗完鼻子舒服」,那太虚伪了,人家会说:「可是我觉得不舒服。」权衡之下,我选择了简单粗暴的回答:「因为我是你爸。」
女儿恨恨地哼了一声,遂放弃抵抗。
这种混账逻辑,话没有挑明,暗地里也在做一个交易:你想维持和谐的父女关系,就要乖乖地听我的话。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没有心理学家的嘴脸可言。什么自主性啊,什么爱与自由啊,包容啊接纳啊,都没有了。
我在《你在孩子身上花的每分力气,都有可能变成最深的遗憾》里写到,我跟师兄的宝贝儿子对话,得知他想要一台单反,我立刻向师兄指出这是谈条件的好时机。——爱做交易的市侩本性暴露无遗。很多热心读者看到这,忧心忡忡。好几个人在后台留言,担心师兄的儿子被这台单反带到沟里去。
「为了物质奖励才好好学习,那不是功利主义嘛!」
对这件事,我有不一样的看法。
首先,做交易并不一定都是物质奖励。我们说的也不是机械的交换价目表:每打扫一次房间,可以换一根棒棒糖。——那跟雇佣童工有什么区别?
有些交易是很抽象的,比如,父母会给青春期的孩子更多自由,条件是孩子表现出自我负责的意识和能力。不过,姑且先回到低俗的物质奖励,就算「考试成绩有进步,我给你买单反」这种赤裸裸的交易,又有什么不好呢?
你说功利主义……咱们自己就不功利主义吗?
都别装了。口口声声说「我热爱工作」的那几位,昧着……不,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说:就没有一点点是热爱公司的薪酬、福利,或者期权?老板只谈情怀,不跟你谈钱的时候,咱们不也深恶痛绝吗?这就不是功利主义吗?
老板对你说:「这个项目做得好,我给你提成。」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难道我拿了钱,我对工作就不够虔诚了么?
给菩萨烧香磕头的人,够虔诚了吧。可是花大价钱烧高香,烧头柱香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心里是否多少有一点所图,求菩萨给行个方便?
让孩子学习,本质就是功利的啊。给孩子报奥数的家长,有几个真冲着奥数背后的宇宙真理?明年要是招生不考奥数了,一多半家长立刻就退出了。再往大一点说,从早教班,到双语幼儿园,到课外班,幼小衔接,一对一辅导,有几个不是冲着「让孩子有一个好前途」的结果去的?这都是交易嘛。
人都是有一点自私的,付出金钱也好,时间也好,总想着换回一点什么。我不觉得这是什么坏事。不,确切地说,我完全没想过从道德角度评判过它。不过是人之常情而已。——何必给它扣上一顶那么吓人的帽子呢?
第二,我大概知道很多人在说到「功利主义」的时候,真正担心的是什么。他们担心的是——不乏功利主义的色彩——这种心态带来的长期损失。
很多人一听到做交易,就会用一个故事来警告我:淘气的孩子们每天敲鼓,住在旁边的老奶奶需要安静。老奶奶心生一计,她付钱让孩子们继续敲鼓,后来她不付钱了,孩子们就不敲了。大家说,你看,这就是给奖励的后果。
故事没错,而且富有启发意义。孩子为了奖励而学习,就不是真的喜欢学习。这在心理学里叫外源性动机。按心理学家的说法,这种动机会妨碍长期的表现。心理学家推崇主动性,或称内源性动机,强调一个人只有从本心出发,自发地对一件事感兴趣,才能——再次,不乏功利主义色彩地——做得更好。
这个结论无比正确,而且有大量的数据支持。但问题是,它没有谈到,假如一个孩子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怎样让他们变得感兴趣起来呢?
难道是顺其自然,允许他不学习吗?
还是干预他?「你必须对学习有兴趣!现在!马上!」
笼统来说,我们知道答案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但那跟没说一样。不要问心理学家。他们的结论只是观察和解释,对于「怎么做」没有想法。
但那才是关键:怎么培养孩子的兴趣?
要知道,老奶奶给钱,孩子对敲鼓失去兴趣,这个原理不能反过来用:如果孩子本来就不喜欢敲鼓,不给他钱,他就会自然爱上敲鼓吗?
如果你对一件事不感兴趣,别人要求你生发出兴趣,这很荒唐。这就变成了我们在《你主动一点不行吗》里讨论的经典悖论:我不但要你学习,我还要你不是因为「我要你学习」才学习。
在逻辑上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你真的尊重一个人的主动性,你就无法同时去干预他的主动性。因此,真正的培养兴趣,往往离不开这样的过程,那就是先以某种方式,让他尝试做他不感兴趣的某件事,再期待在这个过程中,兴趣慢慢地冒出来。
类似于小孩子学习乐器。他一开始怎么会感兴趣呢?那么单调无聊的音阶,重复枯燥的练习,形不成优美的曲调,这时孩子们多多少少都有抗拒的心理吧。是有很多办法,把这个阶段变得有趣一些。但本质上只是哄着孩子练下去而已。真正对音乐的兴趣,还是只能在度过这个阶段之后「培养」出来。
所以,承认现实吧:我们多多少少是希望有那么一些时候,孩子去尝试一些不感兴趣的东西。如果完全听从他的本心,他是不想做的。但作为父母你感觉,这件事情有好处,有意思,或者至少,值得他打破舒适区试一试。
你又不想强迫他,OK,你就要学会做交易。
成绩有进步,我给你买单反。这真的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至少是一个办法。总好过「你就是应该喜欢学习,别人家的孩子都喜欢学习」吧?
第三,做交易的本质,是内心的愿望与外界发生碰撞。这虽然不爽,但是很健康。不健康的心态反倒是:内心的愿望,要得到外界无条件的满足。
那种想法,可以说是非常巨婴了。
真的,只有婴儿才有那种待遇。父母会满足婴儿一切要求,不提条件。但人总要从婴儿长大吧。「我为什么会获得想要的东西呢?」他会思考。
找不到理由,他就以为自己是个皇帝。
但真相是,他不是皇帝。他之所以获得那些东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别人需要他,有求于他。那些需求,大体上是讨厌的。很多事他都不愿意做,比如,没有几个孩子在生病的时候愿意吃药。但这就是别人的期待,摆在这里,他必须面对这一事实:不管他有多么不情愿,他管不了别人乱七八糟的各种期待。
这跟「无条件」的爱无关。父母的爱可以是无条件的,但在事实层面,他们仍然不能允许孩子按他们的想法恣意妄为。红灯的时候就是不能过马路,无论你有多不爽,我都要拦着你。会有一定的自由,但不可能无限制。
我想要的,跟别人想要的有冲突。——认识到这一点,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而言,是一种必要的挫败。更棒的一点是,就算现实如此不爽,我还可以在这个不如意的世界活下去,而且拿到我想要的东西。办法是什么呢?
对了,是做交易。
做交易是一种妥协的智慧。它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和相互配合。这个世界不是按我的想法来的,也不是按你的想法来的,所以我们需要面对这一点,看看我们做点什么,让各自在这个世界里活得好一点。当然,一切的前提是:我愿意承认这个世界不是按我的想法来的。
这就是举着洗鼻器的我,试图给女儿传达的哲学:
「我理解你对这个要洗鼻子的世界有点失望,我爱你,支持你,同意你……但我们还是要洗鼻子。然后,你想想怎么把事情变得愉快一点?」
女儿洗完鼻子,问:「我可以吃个零食吗?」
我喜欢交易这个概念,放到现实层面就是市场,在心理层面就是合作,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围绕它的理念有很多,既可以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也可以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根本上,我认为它的核心态度是积极的,那就是只要你愿意,你总可以有办法,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未必是最理想的世界。最理想的世界中,我们正好有一个孩子,不用父母特别做什么,就可以自发自愿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那样的话,做父母该有多么开心啊。不用费心,不用苦口婆心地劝导,也不用想办法做交易。
但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运气,如果我们遇到的孩子碰巧有一些自己的主张,是与父母的期望冲突的,那很遗憾……说明我们差不多跟这个世界上的其他所有人一样倒霉。既不能任其发展,又不想变成专制的暴君,我们就需要想一些办法,达成相互的妥协。这时候,用一点交易的概念,我认为不是坏事。
你和孩子做过哪些「交易」?
可以来留言区和我们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