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王小姐一脸愁容地向医院心理专家咨询门诊,并对专家说:“我女儿6岁了,终于上学了,以为可以轻松点了,但没想到每天接完孩子回家,晚上吃完饭就要写作业,还要陪伴预习功课、收拾书本,孩子一会儿吃水果、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上厕所......”
王小姐还补充:“孩子干各种事,就是不学习,这一忙活一晚上就过去了,让我心烦意乱。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抱怨,孩子慢慢长大,本以为不用再费那么多精力,没想到孩子却患上了“拖延症”!
孩子的“拖延症”对于幼小衔接和小学生的家长而言更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而拖拖拉拉其行为背後必有动机及原因,要改善孩子拖拉的情况,首先必须了解造成孩子拖拉的原因:
1缺乏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也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他不知道时间对他来讲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们不像大人一样具有时间的紧迫感。
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比如做作业,他不知道做得慢一些究竟有什么不好,所以不论快慢,对孩子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2动作不熟练,没有方法
动作不熟练是动作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有时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这些孩子做作业不知道该怎么做,缺乏一些必要的方法,所以做起来就很慢。
孩子他的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尚处在发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如何以较少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没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的基本技巧,比较“手笨”,还可能在做作业时对知识掌握得不牢,许多题目做起来很困难。
3父母的教养态度与孩子先天气质交互影响
每个孩子都拥有天生的气质,有的孩子活动量大,总是静不下来;有的孩子坚持度高,不达到目的绝不善罢干休;而有的孩子则是天生慢吞吞。然而孩子的行为模式除了受天生气质影响,与父母後天的教养也有很大的相关性。
像是当急性子的父母遇到慢吞吞的孩子,可能常有以下经验:“孩子自己穿鞋动作有够慢,我上班都要来不及了!与其等他还不如我帮他穿一穿比较快。”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不自己动手马上做的习惯,而也因为缺少练习机会,让他更无法加快穿的速度。
4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在做的事情。正在吃饭时,窗前有小鸟飞过,孩子就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本来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里发现有一池水,孩子就开始玩起来了,刷牙当然就放在一边了;正画图的时候,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孩子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个究竟。
于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时,就出现了边干边玩、慢慢吞吞的样子。
专家表示:“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而且拖延症严重危害人们的正常生活。为了避免拖延症的后患,以下就提供几个方法,让孩子从小养成不拖延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的时间感、共同制定计划表
孩子之所以对时间没概念,是因为时间的流逝很难目测。可以使用有时针的挂钟,记录做每件事所需的时间。例如:当孩子要写两页数学作业时,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标签,标识“初始时间”和“完成时间”,练习估算实际所需的时间。计时器也是一大利器,用倒数计时的功能,激发孩子在时间內完成任务。不过,要排除造成分心的外在因素,会比较准确。
和孩子列出To-Do List,排出事情的优先顺序,決定何时做,以及估計做多久。制定计划表,明确孩子目标的时候,不要太过理想化,因为标准太高,反而容易失敗。在刚开始实行时,标准不要订太高,規則越简单越好。
游戏引导,提升孩子生活技巧
如果孩子爱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办法锻炼她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动作的熟练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如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看谁洗澡快等。
通过这些比赛,家长可以随时教给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务的技巧,教给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顺序来提高效率、安排时间等。
父母以鼓励代替责备
对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长采用发脾气的办法是于事无补的,有的时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较慢,可能是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难度较大,可能是孩子不知道其中做得更快的要领,也可能是孩子已经养成了磨蹭的习惯,这时如果家长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会越发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
家长要改变追求完美的想法,试着把责备改成鼓励,如“你能行”、“你可以快起来”、“只要集中注意力就好了”。家长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信心,及时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感觉到做事快是值得的,他的动作就能够"快"得起来。
封印分心大敌
“先看个电视”、“打个电动再说”,这些分心因素,都会妨碍孩子去做该做的事。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把写字台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尽量给孩子一个独立、安静的空间学习,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如果你在看电视,请将音量调小一些;家里有客人或父母在一起交谈,声音尽量小一些,或者在一个隔音比较好的房间里,不要让孩子受到声音干扰。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建立在秩序感基础之上的,对于幼儿或者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在培养孩子生活习惯之初,建议家长们挪出一些时间,和孩子做到同步,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很容易通过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而改变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