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业」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热潮下的反思|心桥

作者:胡俊武 2017-12-01阅读:1491次

「术业」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热潮下的反思|心桥

摄影 by 小黎小姐

当前,在中国大地上泛起了一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滚滚热潮。毋庸置疑,这是一件好事!这不仅促进了心理健康的普及,还有效地解决了许多百姓的心理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局限性和不尽成熟性,以及现今部分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存在过分地夸大咨询与治疗效果的现象,进而出现迷信他人和迷信自我的神话偏差。

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范畴。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方法,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其中,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08年,美国耶鲁大学克利福德·威廷汉姆·比尔斯(1876-1943)根据亲身经验,写了一本《自觉之心》(A mind that found itself)。其中涉及到许多心理卫生问题,标志着近代心理健康运动的开始。

一百多年来,各种观点不断涌现,使心理学进入了一个学派林立、相互纷争的时代,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理学流派上百个,可谓繁星遍布世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并且积极地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发展。自此,对心理现象探索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以下罗列了几个影响较广的学派。

19世纪60年代,以德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1801-1887)和威廉·冯特为代表的内容心理学,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用数学测量心和物)之间,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如感觉、知觉、情感等)进行研究。内容心理学成立20年后,冯特的学生铁钦纳(1867-1927)创立了构造心理学,用内省实验的方法,企图从意识经验的构造层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由于以上两个流派把心理学的内容规定得过于狭窄、过于脱离现实生活,且把内省的方法当作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只问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不问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因此,逐渐淡出视野。

19世纪末,机能主义学派在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进化论的影响下和威廉·詹姆斯(1842-1910)实用主义思想的推动下建立起来,俗称实用心理学派。该学派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基本观点是“存在即是有用”,没有真理的客观尺度,唯一的标准就是成功。由于过度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能,其局限性很突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一度兴起,以马克斯·韦特海默(1880-1943)、沃尔夫冈·柯勒(1887-1967)和库尔特·考夫卡(1886-1941)为主要代表人物。它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把意识经验看做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研究领域,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型心理学(完型即整体,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由于该流派把心理学问题简化为数理问题,把直接经验看做是唯一确定又可知的世界,其局限性一目了然。

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流派当属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的第二势力)。该学派随后在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卡尔·荣格(1875-1961)、卡伦·霍妮(1885-1952)、艾瑞克·弗洛姆(1900-1980)、哈里·斯塔克·沙利文(1892-1949)等心理学家的加盟而得到改良。强调意识(能够觉察得到的心理活动)与潜意识(人的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基本动力和发展的永恒动力,这种动力被叫做力比多。此外,它还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包括先天本能与后天欲望,自我对本我进行控制和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打破了平衡则产生心理障碍。弗洛伊德进行过许多精神分析治疗,个案成功与失败都有,但随着人们在实际中的运用,渐渐发现该治疗方法耗时长、成功率低、可操作性差、泛性化及主观色彩浓厚等问题,其局限性也突显出来。

20世纪初,出于对传统心理学的叛逆,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John 1878-1958)创立了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学的第一势力),主张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及意象等太多主观性的东西,只研究刺激和反应。该学派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认为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随后,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1904-1990)又进行了改良,形成新行为主义学派,但意识与行为的不统一的狭隘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的卡尔·兰塞姆·罗杰斯(1902-1987)和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等人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需求(也叫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该流派被广泛接受,但文化差异及环境对人心理潜能的影响考虑较少。

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阿伦·特姆金·贝克(1921-)发展出认知行为疗法,逐渐形成了认知行为治疗(CBT)学派(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该疗法是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对物的不合理看法或态度,进而改善心理问题。该流派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正如贝克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该学派由于操作性强、行之有效而被广泛接受。但对治疗师的知识面及经验要求较高,忽视了文化差异在心理问题上的作用。

同样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结构式家庭治疗学派是由萨尔瓦多·米纽钦(1921-2017)创建的,治疗的原则是重建家庭结构,改变相应的规则,并将家庭系统僵化的、模糊的界限变得清晰并具有渗透性,设法改变维持家庭问题或症状的家庭互动模式,被称为心理治疗领域中的第四势力。该学派具有简洁和实用两大特点,以其行之有效而备受青睐。在20世纪70-80年代称雄于整个家庭治疗界,成为家庭治疗学派中影响最深、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流派,同时也带动了家庭治疗的发展。但受治疗师的个人特点影响较大,以领导者自居,且是先行动后理解的治疗方式,故常常导致治疗中途出现阻抗。

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又陆续兴起了叙事治疗等等学派。

通过对上述几种心理学主要流派的回顾,我们可能会发现没有一种流派是完美的,不足都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心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它不断弃旧迎新地发展着、进步着。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基础性研究是共性问题,被证实且逐渐成为各个心理学流派所共同认可的基石。大浪淘沙,有许多被证实不可靠的或甚是错误的逐渐淡出而被弃之。

本人认为,当然本人的总结更局限,但总觉得提出一点正面或负面的讨论意见也不是一件坏事。心理学并不是一个高、大、上的学科,更不是神学,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它。如同我们相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大众,但不可迷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无所不能和甚至对其进行神化。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现实(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人本身)的反映,离开这些接地气的吃穿住行、学习、工作、亲情、友情、爱情及同事情,单谈心理学结果也许不那么靠谱。如果心理学只是挂在高空中的靴子,将会好看不中用,那么,靴子终归要落地,才能穿在脚上助人行路。

在实际应用中,在选择哪种学派治疗时,我们应根据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对哪种方法熟练而视情境而定可能会更好。作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从业人员,我们在学习西方心理学理论及具体治疗操作时,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充分考虑地方风俗、文化及价值取向等因素,活学活用。咨询也好,治疗也罢,其本质是助人自助,对于一个不想帮助自己的人,也许心理师什么也做不了。有资料显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心理治疗是有效的,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正在接受治疗,还有三分之一脱落或失败。我的个人经验也提醒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面对治疗的失败和挫折,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不断的失败和挫折中去学习和进步。

最后,

仰望天空,无限畅想;

低头看路,荆棘丛生;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共勉之。

(感谢中山市心理卫生中心 张文蔚、胡俊武、任衍镇提供宝贵意见。)

中山市心理卫生中心

执行主任 任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