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告诉你怎样治抑郁

作者:夏立超 2017-12-08阅读:5239次

中医郁证的治疗和养护中医的郁证是指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的一种病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根据郁证的临床表现及以情志内伤为致病原因的特点,主要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癔症及焦虑症等。

中医告诉你怎样治抑郁

病名由来

郁证之说源自《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经大论》中有“土郁、木郁、金郁、火郁、水郁”五郁之说。《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虽无郁证病名,但其描述的“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奔豚”等概念属郁证范畴。金元时期开始比较明确地把郁证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加以论述,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六郁》中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并首倡气、血、痰、热、湿、食之“六郁”说。张景岳在其著作《景岳全书》中列有“郁证”专篇,虞抟在其著作《医学正传》中首提“郁证”病名,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郁》所载病例,也均属情志之郁。

致病因素

郁证的基本病机为气机郁滞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病理性质初起属实,日久属虚或见虚实夹杂。郁证初起,病变以气滞为主,常兼血瘀、化火、痰结、食滞等,多属实证。病久则易由实转虚,随其影响的脏腑及损耗气血阴阳的不同,而形成气血阴阳的不同,形成心、脾、肝、肾亏虚的不同病变。

辨证要点

辨明受病脏腑

郁证的发生应依据临床表现,辨明其受病脏腑侧重之差异。郁证以气郁为主要病变,但在治疗时应辨清六郁。一般来说,气郁、血郁、火郁主要关系于肝;食郁、痰郁主要关系于脾;而虚证则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辨别证候虚实

实证病程较短,表现为精神抑郁,胸胁胀痛,咽中梗塞,时欲太息,脉弦或滑;虚证则病已久延,症见精神不振,心神不宁,心慌,虚烦不寐,悲忧善哭,脉细或细数等。

治疗原则

总原则以理气解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为宜。实证,首当理气开郁,并应根据是否兼有血瘀、痰结、湿滞、食积等分别采用活血、降火、祛痰、化湿、消食等法来治疗。虚则补之,或养心安神,或补益心脾,或滋养肝肾。虚实夹杂者,又当兼顾。临床常见辨证论治类型如下:

肝气郁结型:临床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善叹息,不思饮食,大便不调,妇女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苔薄腻,脉弦。治法以疏肝解郁,理气畅中为主。主方为柴胡舒肝散加减。

心神失养型:临床表现为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舌质淡,脉弦。治法以甘润缓急,养心安神为主。主方为甘麦大枣汤加减。

痰气郁结型:临床表现为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治法以行气开郁,化痰散结为主。主方为半夏厚朴汤加减。

心脾两虚型:临床表现为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以健脾养心,补益心血为主。主方为归脾汤加减。

阴虚火旺型:临床表现为眩晕,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烦易怒、五心烦热,或遗精腰酸,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以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为主。主方为滋水清肝饮加减。

预防与调护

方法一: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各种事物,避免忧思郁怒,防止情志内伤。

方法二:正确了解郁证并乐观对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方法三: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或从事适当的体力劳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