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解读:《无问西东》青年指南.doc

作者:壹心理 2018-01-17阅读:2909次

心理学解读:《无问西东》青年指南.doc

壹心理创作者 | 蘑菇姑姑

-

01 谁是那暗夜里追问的魂

前不久,一个亲戚把他们家的孩子带到我的面前,让我跟他聊聊。

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当年是以年级前几名成绩考进北京一所高校,可是到了大一下学期就开始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他整天地逃课,成绩一落千丈。

聊天的一开始,他说了一句特别触目惊心的话,“我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考上大学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梦想,现在考完了,也不知道要干什么了,现在总感觉内心空荡荡的,什么都不想干。

这样的心理现状,仅仅发生在他个人的身上吗?

不是。

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老师在他的文章提到,在高校里,这群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中间,连年抑郁的比例在升高。

而且经研究发现,这种抑郁与一般的抑郁症诊断标准有所不同,它貌似更与一种人生价值缺乏有关。

很多学生考进大学后,不知道人生要向哪里去,被强烈的无意义感和孤独感包围,有的甚至想自杀。

以这批最优秀的年轻人为代价,我们见证了教育、社会对青年价值观引导的缺失。

在虚无的年代,其实年轻人更需要一个答案,或者仅仅是一个鼓励:

人的价值除了上好大学、找好工作、赢过别人之外,还有感人至深的人性深远。

每个人都应该,也可以有更辽阔的生命价值。

心理学解读:《无问西东》青年指南.doc

02 时代不同,青春的殊途同归

感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它用一部电影的时空,把一种失落已久的人文价值观带到了我们面前。

也许它对当代陷入失落和无意义感的年轻人是一种慰藉,更是一种唤醒。

我是从西南联大这个故事开始抹泪的。

原本荒芜的红土地上,汇集了三个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的精锐。女学生的旗袍,教授的长衫、公子的马甲,在新修的茅草屋旁欣欣向荣。

那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这个只有8年存续时间的大学,在抗日战火的边缘逆流而行。

创一方知识分子救国之净土,守候着精神的火种,真正传递着苦难中知识的至高和生命的不止息。

雨季来临,同学们上课的茅草屋抵挡不住大雨,教室里下着小雨,老教授长衫尽湿,一丝不苟,同学肃穆而听。

最后实在听不清,教授干脆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

这是何等的风骨。

心理学解读:《无问西东》青年指南.doc

在炮火中,师生们逃命不忘转移着化石标本到安全地带,也在躲避轰炸的泥土洞里,席地而坐,随时开课,聆听教授们以各种口音在讲述的哲学,生物、历史和文学。

联大学子之一沈光耀(王力宏)是世家子弟,家风严谨,考上了飞行员,听说他想当兵,妈妈从香港千里赶来阻止“你不要还没有享受过做人的乐趣,就丢失了性命。”

心理学解读:《无问西东》青年指南.doc

然而最终他还是不顾家庭反对,走上前线,为国捐躯。最后她妈妈翻开他遗留下的笔记本,看到纸上写“对不起,妈妈”,那一刻情感的江河决堤而下。

这国之将倾,我辈担当的无私无畏,让人感动。

除了西南联大那一段,《无问东西》这部电影里给了我们更多的人生处境,和关于选择的故事:

民国时期,在文理科的人生选择中,学子吴岭澜(陈楚生)能否面对自己的天赋,摒弃功利和实用,找到坚定的学术理想?

60年代,核弹工程师陈鹏(黄晓明),面对心上人王敏佳(章子怡)被众人批斗,能不顾非议用爱保护和托起她的生命?他如何平衡自己的前途和爱情?

现代,职场中的张果果(张震),面临职场斗争是否能守住良心、被弱势群体捆绑的危险又能否守住初心?

在不同的年代,最终这些年轻人都不约而同共同选择了坚守善良、真实、理想主义,“爱我所爱,行我所行,不忘初心,不问西东。”

电影播放过程中身边不少人在哭泣,最末尾电影屏幕上更是一一介绍了所有西南联大的大师:王国维、徐志摩、梁思成、冯友兰…… 罕见的全场没有人走,他们起立致敬,自发鼓掌。

如果你也为这些细节深深感动,那些感动中藏着另外一个你。

这是一个在长成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之后,遇到的最珍贵扪心自问的时刻,你那颗宛如孩童般的赤子之心今何在?

心理学解读:《无问西东》青年指南.doc

03 “有一群年轻人这样活过”,知道这一点多么重要

作为一部献礼清华100年的影片,难以避免它到处充满抒情的背景音乐、大特写以及诗一样的旁白,但即使知道它在煽情,人们也哭得莫名。

今天,这种理想主义的浓鸡汤,它的用力过猛就是它的珍贵动人。

人们曾把佛系、丧、精致利己主义、犬儒主义、实用主义等标签,一股脑都送给了当代青年。

但是,垮的是表象,因为其实也是这同一批青年,在黑暗里虔诚地对民国大师起立致敬,为心中的理想主义掩面哭泣。

我相信时代在变,人们心中关于良善的火焰是始终不变的。

正如《平凡的世界》里所说:

大多数平凡人没有面对过生死存亡的家国选择,然而在看似平凡的一生中,每个人也要为自己存在的世界奋斗、选择。

其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平凡的人也没有一天是平静和平凡的,那种纠结和选择的矛盾,一如在战场。

只是,今天,大多数年轻人付出了所有努力,才过得像一个普通人,且充满了丢盔弃甲的难过,这里面有让人难以言说的渺小感和失落感。

张果果这个现代职场故事的选择其实富有深意。

他将我们的视线从家国情怀、年代怀旧中拉到了今天的生活,试图让我们思考,什么是年轻人应该在今天坚守的理想主义?什么是更为宽广辽阔的自我?

电影里有一群年轻人,曾经也面临与我们相似地选择,时代不同,但他们这样活过——勇敢、正义、富有同情心,有过盛放的青春。

仅仅是“看到”这些年轻人曾如此生活,对我们来说就是如此重要!

心理学解读:《无问西东》青年指南.doc

04 不再羞耻于谈比自己更大的东西

这是一个解构了理想的时代。

“茧式青春”用来形容时下很多年轻人一种紧缩的存在状态,他们长年活在对自己的审视中:“我与别人相比优秀与否”,这是应试教育标准单一化带来的思维模式。

在这个情况下,年轻人应付自我的自责和渺小感还不够,就更无暇去关注这些宏大的人生命题了。

当然,这也不是一个对讨论宏大命题友好的时代。

人们的日子在越过越“小”,既没有那么多家国恨、阶级仇,就连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原子化、个体化。

我们每个人出生以来,被社会赋予的基本设定就是学好某个专业,做好商业社会机器一个螺丝钉,以及要做一颗耀眼的螺丝钉。

人人感到不完整的焦躁和无聊,是因为我们从来不是螺丝钉,而是具有某种神之属性的人。

我们渴望着伟大,完整,向世界展示独特的自我价值,这种价值与生死本能直接相关。

当人们内心渴望为正义牺牲,其实就是一种对生命力的健康自恋;而敢于与众不同,敢于真实相信自己,则更是树立自我特异性,消解终极无意义感的防御……

人性本“善”,说的是,人的内心很天然地有一种向光和膨胀的生命力。

试问在一个“谈人生、谈理想”被当作是笑话的环境中,我们靠什么来安放内心的重量,征服内心的虚无?

而电影中有一幕对什么是人生“真实”感的直接回答。

在民国年代,清华大学的吴岭澜(陈楚生)拥有超常的文科天分,但是他选择了理科,理由是“因为最好的学生都念实科。”

当时的清华校长梅贻琦告诉他“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心理学解读:《无问西东》青年指南.doc

“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到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和喜悦,那就是真实。”

校长鼓励他花时间想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

于是有一段时间,吴岭澜离群索居,后来,终于在聆听泰戈尔在清华大学演讲“对自己的真实”时,摆脱了“探寻自己内心的渴望,探寻自己的路该如何走”所带来的羞耻感。

他对后来的学生说:“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心理学解读:《无问西东》青年指南.doc

05 连接,你的选择比自己更大

而在这个电影里,我看到最多的还是传承和连接。

在王敏佳被批斗的时候,医生李想没有站出来,陈鹏教给他“逝者已矣,对活人好点吧。”他怀着亏欠王敏佳的补偿心情去支边,一次危难中他牺牲了自己救助了张果果的父母。

后来,张果果的父母一辈子怀着感恩之心养育了善良的儿子;张果果怀着只做善行,不问结果的心理,冒着被弱势家庭捆绑的“危险”,尽全力救助了四胞胎家庭;

梅校长温厚睿智的开导,让青年吴岭澜敢于面对自己,坚定地选择学术理想,而在西南联大,作为老师,他又把对生命的珍视和真诚又在西南联大传递给了沈光耀;

爱国青年飞行员沈光耀,一次次为炮火中的孤儿投下救命的粮食,靠着这些粮食,陈鹏才长大了,没有饿死在战争中,最后成为了两弹一星的核工程师,且用赤诚的爱托起了生命垂危的王敏佳;

心理学解读:《无问西东》青年指南.doc

只是一个小小的蝴蝶扇动了翅膀,你却并不知道它将带来怎样的一场风暴,如何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而如果我们所站立的这片土地,是一方舞台,那它不会永远属于我们,这片舞台生生不息,前人已经演绎过自己的生命,今天,轮到了我们。

我们不只是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这片舞台,以及接下来的演员负责。

当影片的最后打出的字幕里写“献给珍贵的你”,也是让我们明白每个微小的选择里,都是极富深意的传承或背弃。

你心中的火焰,灼烧的不仅是你的内心,还会成为照亮世界、历史的光,温暖他人。

心理学解读:《无问西东》青年指南.doc

06 记住:再成功的平庸也只是平庸

青春的选择不是没有代价,当陈鹏(黄晓明)从原子弹研究基地返回家乡的时候,在火车上,镜头给了他一缕缕掉下的头发一个大大的特写。

然而,如何让自己感觉真正活着,如何与内心的自己真正相遇,我们的青春,还有没有谈论理想的能力? 需要每个人自己来回答。

塞缪尔说,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只有丢失了理想的人,才真正丢失了青春。

祝福你们,顺着这部电影的光芒,为自己找到更庄严的人生之路。

- The End -

- 壹心理专栏作者简介 -

蘑菇姑姑 / 心理咨询师、资深媒体人

用写作见证你我生命进展

作者公号:Miss蘑菇姑姑

(ID:housewife-online)

收藏文章?不如关注我们——想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心理学,请持续关注「壹心理」头条号,“世界和我爱着你”。

(想学习更多精彩内容,可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