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是一个心理学中的专业术语,但是现在很多国人已经开始在生活中发现并运用这种隶属于潜意识的心理。
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或超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
在哲学诗画看来,集体无意识其实是一个社会的潜藏文化内核,那些现实中我们不假思索便以为然的生活以及自我表达的方式都属于此列。比如你谈话的方式、你的价值观念、你跟家人的关系模式、你对于未来生活的展望与设定、你的饮食、衣着,还有“过年就得回老家”、“你这么大了为何还不结婚”等等。
个体潜意识可以描述为“你不知道的自己的那部分”,或者“你不知道为何但是你就是如此而做的反应”等。而集体无意识的“大家不约而同都如此,但却常常并不知道为何如此”的那些心理与行为。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中有不少属于集体无意识,比如中国人的惯性思维中,就有:人家怎么做,你就不假思索的怎么做。
事实上,社会心理、文化,都像是一棵植株的不同部分。由埋在地底的根茎到枝干、到叶、到果实。那些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文化现象”和“社会奇观”,都是更深层的文化内核或者集体潜意识的表现、反映、结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佛学中,可以把无意识和人的深层心理以及意念理解为一种本心与妄心的综合体。佛教认为,人间有情具足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和意根合称前七识或七转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而个人的潜意识更类似于阿赖耶识。
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一书中描述了一种集体深层心理或集体无意识:
现代人类认识到,潜意识(无意识)这种东西的确存在。弗洛伊德认为,表面的生活习俗覆盖了潜意识,潜意识不能侵入到意识中去。艺术家和作家为了挖掘个人的深潜意识,通过半梦半醒的方式进行写作,穿透表层抵达深层,让在下意识领域里躲藏已久的自我来创造艺术和文学作品。这种艺术和文学也就是超我艺术。于是,产生了各种潜意识外化的艺术作品。
在这种前提下,荣格提出了他的著名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也就是集体民族深层心理。他认为只有由种族的发展和历史沉淀形成的集体深层心理才有研究价值。
在他的这一学说的影响下,我们可以逐一的分析下各民族的集体人格特征——
1,德国
可以说,不是歌德创作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浮士德》除了作为一种象征,一种德国精神的隐喻,而更多的是一种德国集体人格表现。它所代表的东西其他民族可能不是很清楚,但对于德国人来说却根深蒂固地存在。它所蕴含的某种东西,活在每一个德国人的灵魂中,而歌德则促成了它的诞生和发扬。《浮士德》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所揭示和展现的正是德国人的集体人格精神。
2,美国
可以说,不是海明威创作了《老人与海》,而是《老人与海》创造了海明威。《老人与海》里边那个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他从不被命运屈服,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也是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正是美国人的集体深层心理,或者说是集体人格特征。
3,日本
可以说,不是黑泽明创作了《七武士》,而是《七武士》创造了黑泽明。在电影里描述的那个时代,武士道精神正在逐渐被人遗忘,有的武士连饭都未必能吃上。在火枪逐渐取代武士刀的时候,冷兵器时代流传下来高傲而孤独的理想,已经显得过时,而他们依然在无谓地坚持着。“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武士道精神,菊花与刀,或许正是日本人的集体人格象征。
4,中国
可以说,不是鲁迅创作了《阿Q正传》,而是《阿Q正传》创造了鲁迅。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阿Q》写的是让人感觉不舒服的中国人的国民性。虽然刻画的也是农民,但阿Q不是典型的农民形象,而是象征着整个国民性。用假想的胜利来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也是我们中国人集体深层心理和国民劣根性的一部分。
中国人的集体深层心理的最好的一面,就是几千年前古人提出的“君子”。其反面,就是“小人。”对这两种人格做出最精彩诠释的是孔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用和小人的对比来定义君子,是孔子的高明之处,也是他思想得以长久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君子及其为人也常常用来定义为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模范。后世的人们在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时,往往也就形成了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判断。
关于个体的无意识其实哲学诗画想说的还有很多,但是囿于篇幅所限,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到这了。如果各位想要更加详尽的了解集体无意识,那就多读读荣格的心理学著作,或者看看中国作家李银河的一些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