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心理学的世界(第七版)
(美) 塞缪尔·E.伍德(Samuel E. Wood)、
埃伦·格林·伍德(Ellen Green Wood) 、丹妮斯·博伊德(Denise Boyd) 著
陈莉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8年3月
内容简介
《心理学的世界》系统介绍了心理学基本原理,涵盖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等领域,同时联系实际生活,引领读者走进精彩纷呈的心理学世界。
本书集作者三十余年心理学导论课程教学经验,为国外高校选用的随堂教材、CLEP推荐教材。第七版紧跟学科前沿进展,回应不同读者的需求,在内容编排、学习策略和结构设计上优化升级,提供给读者更为易读、易学、易懂的阅读学习体验。
媒体推荐
这本书有各种模拟测验,能帮助我巩固研究生阶段学到的东西,提高能力从而继续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
——美国亚马逊网站读者评论
我见过许多糟糕的心理学导论教材,诸如信息陈旧、观点偏激,而这本书没有这些问题。
——美国亚马逊网站读者评论
精彩书摘
14.7哪些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与强迫症有关?
强迫症
如果在每次离开家的时候都担心门没有上锁并且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回去检查,那么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强迫症是焦虑症的一种,是指一个人反复产生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或者两者兼有。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obsession)是指持续的无意识想法、想象或冲动入侵意识,给人带来极大痛苦。一个有强迫观念的人可能会担心细菌污染或者他们是否已经完成某一特定行为,比如说关掉炉子或者锁好门(Greenberg,2009)。其他强迫观念集中在攻击性、宗教和性。一位牧师表示他产生过在教堂过道裸奔并且辱骂他的会众这样的强迫观念。
一个具有强迫行为(compulsion)的人会感到有一种持续的、不合理的、无法控制的动力来迫使自己重复某种行为或者惯例。虽然他们知道这样的行为毫无意义,但是在一种无法忍受的焦虑形成之前无法抗拒这些行为——只有向强迫行为屈服才能得到缓解。很多人已经出现一些强迫行为,比如说跨过人行道的裂缝,对楼梯进行计数等时不时执行的一些小惯例。当人们无法抗拒这些行为,为了这些行为严重地浪费了时间,并且干扰了人们正常的活动以及人际关系时,这些行为就变成了心理问题。
有强迫行为的强迫症患者经常会表现出清洁和洗涤行为、计数、检查、触摸物体、囤积和过度整理等行为。这些清洁和洗涤行为导致75%的强迫症患者接受治疗(Ball et al.,1996)。有时候,强迫行为或者意识似乎反映出迷信的思维,患者必须要忠实执行来避免一些危险。强迫症患者并不享受无止境的计数、检查或者清洁。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并不正常,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助,我们会在下面的例子中有所展示:
迈克,一名32岁的患者,表现出检查行为是因为害怕对他人造成伤害。当开车的时候,他需要经常停车并回去检查,确保自己没有撞到别人,尤其是小孩子。在冲洗厕所之前,他要确保没有一只活着的昆虫掉进厕所,因为他不想为杀死一样生物而负责。在家里他需要反复检查家里的门、炉子、灯和窗户是否关好。每天,迈克都会花上大约4个小时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和其他的检查(Kozak et al.,1988,p.88)。
迈克的强迫检查行为太过极端,但是在美国估计有2%到3%的人会在某个阶段患上强迫症,这一比例与加拿大、波多黎各、德国、韩国、新西兰的比例相似。
解释强迫症。强迫症患者似乎比没有该障碍的人更容易对事物产生厌恶感。比如,没有人愿意处理垃圾,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强迫症患者一样会被垃圾的恶心感觉压垮。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对恶心感觉的敏感可能是神经质的症状。事实上研究表明,神经质是强迫症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并且,研究还表明早期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早期的链球菌感染和由于感染而导致的大脑病变会增加个体患上强迫症的风险。一些关于双胞胎和家庭的研究表明,基因和强迫症的产生也有关系。有一种假设是基因影响血清素功能,从而导致一些人患上强迫症,很多患者通过抗抑郁药提高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从而获益。
心境障碍
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刚刚开始一项有前途的事业,她成为了精神病学专家。此时她的一个朋友发现她的行为越来越怪异(Jamison,1995)。她的婚姻失败了,经济状况十分糟糕,并且贾米森经常幻想自己在外太空遨游。贾米森也知道她的行为已经不受控制,担心这可能会使自己失去工作。在朋友的催促下,她咨询了一个精神病学家并且开始服用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你在这一部分会学到这是心境障碍的一种。吃了这些药后,贾米森的情绪开始变得稳定,但是和很多患有这种障碍的人一样,当开始试着停药以后,她经历了一个很艰难的时期。每当她处于心理低潮期和心理高潮期之间时,自杀的可能性最低。最后,她认识到自己的生活需要依赖药物,现在她不仅能够保持心理上的稳定,而且成为了世界上治疗这一障碍的权威专家,她从青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和这种障碍作斗争了。
双相障碍只是心境障碍的一种,该障碍的特征是极端的和不必要的情感和情绪障碍。和焦虑症一样,心境障碍也是极为普遍的。我们首先会介绍一种最普遍的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重度抑郁症。
14.8重度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重度抑郁症
重度抑郁症患者会感到巨大的悲伤、失望和绝望,常常会丧失体验愉快的能力。他们可能在食欲、体重或者睡眠模式等方面遇到困难,并且会缺乏精力,不能集中精神思考。重度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是精神运动性障碍。举个例子来说,身体移动、反应时间和讲话太过缓慢会使一些抑郁症患者做任何事情都像是慢动作。其他患者则表现出另外一个极端,他们会不断移动、坐立不安、搓着双手还有踱步。抑郁症会变得非常严重,以至于患者会产生幻想和错觉,这也是精神病性抑郁的症状。个体在一段时间内陷入的抑郁越严重,他就越远离社交活动。
大约有20%的女性和12%的男性患有抑郁症。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协会(2000b)数据,最初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的患者中,一年后有40%的人没有出现症状;40%的人仍然有这种障碍;另有20%的人有抑郁情绪,但不足以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一年之后,只有不足一半的因重度抑郁症而入院就医的患者彻底康复。对于很多人来说,康复是通过抗抑郁药物的辅助实现的。但是一些研究发现,心理疗法也同样有效。一些人重度抑郁只发作一次,但是有50%到60%的概率会复发。
14.9文化、性别和抑郁症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文化、性别和抑郁症
怎样才能对抑郁症及其他精神障碍进行跨文化研究?因为在定义异常时必须同时考虑文化背景。事实上,通过调查或者仪器来评估精神障碍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很难使之有效。然而一些研究者已经成功地整理出一份有限但是翔实的数据资料,这份数据关于跨文化的抑郁症差异。一项包含了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被试的大型研究表明,患上抑郁症的终身危险性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的不同(详见图14.2),亚洲国家和地区(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患病率要低得多。研究者认为,这些差异是因为不同文化中理想情绪状态的差异所导致的。亚非国家的抑郁症患者被人们应该怎样思考的文化理念所影响。
在绝大多数的国家中,女性患抑郁症的概率是男性的两倍(Bhalla,MorailleBhalla,& Aronson,2009)。女性不仅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她们也更加容易被消极的结果影响。一些专家认为女性更高比率的抑郁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完成她的许多角色——母亲、妻子、爱人、朋友、女儿、邻居时,女性更有可能把别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Schmitt,Fuchs,& Kirch,2008)。
女性的悲伤感通常和婴儿的出生有关,生育后的雌激素水平会迅速下降,新妈妈会缺乏社会支持或者感觉缺少社会支持(Nonacs,2007)。高达85%的女性在生产后经历了产后忧郁。但是这种感觉很轻微并且通常不会超过两周。然而,大约10%的新妈妈的悲伤感尤为强烈,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并被诊断为产后抑郁症。那些在早期经历过抑郁症的女性患上产后抑郁症的概率最高。因此心理健康专家强调产前筛查,生育后的早期干预和心理治疗,在必要时使用抗抑郁药物等方法也是很重要的(Nonacs,2007)。
14.10双相障碍患者有哪些极端情绪体验?
双相障碍
在较早之前我们已经读到过精神病学专家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在克服双相障碍之后获得了稳定、成功的生活。而其他患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举个例子,你们可能听过一件怪事,那就是在19世纪,画家梵高切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在对他的艺术作品和个人写作进行分析之后,心理健康专家认定梵高患有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lumer,2002)。双相障碍患者会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极端的躁狂发作(躁狂)和重度抑郁的低落,而患者处于两者之间时通常表现正常。
梵高割耳朵的事件发生在和另一个名叫保罗·高更的艺术家的激烈争论之后,他极有可能处在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这样的发作以过度兴奋、自尊膨胀、盲目乐观和多动为显著标志。处于躁狂发作时期的患者会短暂地脱离现实。他们会浪费很多钱在快速致富的计划上。如果家人或者朋友阻止他们,他们可能会变得烦躁、敌对、暴怒甚至充满危险性;他们还可能像梵高一样自残。在躁狂发作的时候他们必须尽快就医,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和他人不会因为他们糟糕的判断力遭受严重的后果。
双相障碍不像重度抑郁症那么普遍,每年大约有1.0%到1.6%的美国人遭受双相障碍的困扰。男性与女性的终身患病率大致相同(Soreff & McInnes,2008)。双相障碍更容易产生于青少年后期和成年早期。大约90%的患者有复发现象,并且50%左右的患者在前一次发作康复后的一年之内会再次发作。一个好消息就是有70%到80%的患者能够恢复到情绪稳定的状态(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00b),虽然很多人在发作之后仍然有计划困难等轻度的认知障碍(Chowdhury et al.,2003)。也有许多例子表明那些双相障碍患者可以通过锂盐和双丙戊酸钠等药物来控制自己的症状,从此过上正常的生活。不仅如此,心理疗法可以通过抑制潜在的精神疾病来帮助患者面对生活的压力。
14.11已知的心境障碍成因有哪些?
解释心境障碍
有很多因素导致了心境障碍的产生。其中生物因素是最主要的。然而,个体的生活环境也同样重要。
心境障碍的神经机制。PET扫描显示了心境障碍患者大脑活动的异常模式(Drevets,Price,& Furey,2008)。德瑞维特和其他人(Drevets et al.,1997)定位了一个大脑区域,它可能会引发抑郁症的抑郁和双相障碍的躁狂。它很小,是位于前额叶皮层底部顶针大小的脑组织(在鼻梁后面2到3英寸)。和正常人相比,那些抑郁症患者该区域的面积大概减少了40%到50%。早期研究证明,大脑的这一区域在控制情绪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神经质的人格特质与抑郁和大脑中异常的血清素水平有关。研究表明,异常的血清素水平和抑郁症以及自杀意念紧密相关。因此,处于大五人格神经质维度末端的个体更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和产生自杀意念。
研究者也发现心境障碍患者的多巴胺、γ-氨基丁酸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产、运输和再摄取也和正常人不同。神经递质异常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因此可以用来解释心境障碍极高的遗传率。
遗传。根据对1721对同卵和异卵女性双胞胎的研究,肯德勒、尼尔、凯斯勒等人在1993年发现遗传因素导致的重度抑郁症占70%而环境因素导致的占30%。证据能够有力地证明基因对双相障碍有很大的影响。在一项针对双胞胎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50%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同卵双胞胎也会被诊断为心境障碍,而异卵双胞胎的这一比例仅为7%。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双相障碍的遗传基础和神经基础与精神分裂症更加类似,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会导致患者脱离现实的严重的精神障碍。这些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患有双相障碍的血缘亲戚的人患上其他精神障碍的危险性更高,而有患重度抑郁症的血缘亲戚的人仅仅是患上同一障碍的风险会提高。
压力源。生活压力也和抑郁症有关。抑郁症绝大多数的第一次发作都是在遭遇了重大的生活压力打击之后(Tennant,2002)。一项针对哈佛大学毕业生长达40多年的纵向研究发现,消极的生活事件和家庭历史对心境障碍的产生有着重大的作用。这尤其体现在女性身上,她们在抑郁症发病之前更容易经历严重的消极生活事件。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购买页面
今日
关注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