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死于心理因素的占了大半,医生不会说话,在不经意间就推波助澜了

作者:张富全医生 2017-07-05阅读:2637次

研究表明:癌症患者,死于心理因素的占了大半。不仅在癌症的发生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20%的促进作用.而癌症本身又是个巨大的心理应激源,一旦患者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后,这—劣性刺激又会时时影响着他,以至于大批患者因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死亡。

很多疾病,死于心理因素的占了大半,医生不会说话,在不经意间就推波助澜了

心理不健康,身体早晚会出现问题

“心”就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非常关键,今天的病很多是和心理、情感、精神问题密切相关的。几乎所有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在快速转型,新旧观念激烈冲突,生活方式剧烈改变,这些都使我们很多人一时之间还适应不了,就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

简单的事实能说明这一点:城市里的抑郁症患者,或者有抑郁倾向的人群近二三十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在上海甚至超过20%。而且,我们今天的常见病,都多多少少与心理因素有关。

关于肿患者,特别是城市里的肿瘤患者,怎么调整心理问题呢?通常,说教式是无效的,这要从改变认知做起,还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几十年的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多数情况下效果不错,综台运用意义更大。

对于一般人来说,你需要意识到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学会适度的释放压力,学会稳定情绪,学会优化个性。

很多疾病,死于心理因素的占了大半,医生不会说话,在不经意间就推波助澜了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是—个完整的适应社会的人,心理不健康,身体早晚会出现问题。我们在亚健康研究当中就发现:所谓的躯体障碍,像失眠、胃口不好、消化障碍、疲劳等,可以说近60~70%以上都是社会适应不良,心理有点偏差,出现了抑郁、焦虑等,才导致躯体出现问题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心理障碍的”躯体化”表现。

因此,心理调整问题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而且,心理调整的主角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对此,除了上述的这些方法外,你还可以寻求有经验的心理专家给予指导、支持。

很多医生不会说话

医生要学会说话,这么说也许有点过分,然而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医生说话的对象是患者,医生的说话方式方法不正确,很可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我认为临床很多心理问题和医生不会说话有密切关系,因为我发现这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临床医生不会说话,或者不善于说话,或者说话太直接,导致很多患者心理问题加重。

医生的职业和工程师不一样,尽管都是讲究科学性,但医生面对的是人,人是有情感的,情感是需要支持、需要宣泄的。因此,还必须讲究人文关爱。

很多疾病,死于心理因素的占了大半,医生不会说话,在不经意间就推波助澜了

苏州医学院的老院长曾经发现有—个患者比较奇特。这个人生了两种病——高血压和糖尿病,长期吃两种药物,病情一直很稳定,但是这个老人每次挂号都挂特需专家号。他们医院有三种号:5块钱的普通门诊号,可以全部报销;15块钱的专家门诊号,可以报销一半;50块钱的特需专家门诊号,需全部自付。

开同样两种药物,但这位老人却偏偏愿意多付50块钱。有人不解,就问他:你为什么耍多付这50块钱?他说:5块钱的医生,不让我说话,也不和我说话;15块钱的医生让我说话,不听我说话,50块钱的医生,让我说话,听我说话,且和我说话。

这就说明—个问题:患者是有强烈心理倾诉需求的,尽管他拿的药是一样的。这件事更说明—个问题:医学不仅仅是靠药物给患者治病的。这个患者每次去看病,不仅想把冶好,还迫切想寻求心理支持,所以他宁可多花50块钱,去找个特需专家,能倾听他诉说、和他对话。

很多疾病,死于心理因素的占了大半,医生不会说话,在不经意间就推波助澜了

上海某著名中学的德育老师,是市劳模,生胃癌已经好几年了。1998年春节前后他去医院复查以后,回到家和母亲打了个招呼,就拿了些行李,从此人间蒸发了。我们当时还在电视及报纸媒体上呼唤”某某老师,回来吧。”但是,他再也没出现。

后来得知他原本胃癌康复得不错,年前到某个著名医院复查,年轻的医生复查后,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话说“你的胃癌有可能复发哦”,其实这句话也没有完全说错,因为胃癌确实有可能会复发。但是,医生没做任何解释。这位老师听到这句话以后,认定自己已经胃癌复发了、没救了,就以这种特殊的方法告别了同事及亲人,他最后的去向至今也不清楚。

如果换一种说法:提醒他要注意复发,或者说”即使复发了,你还可以即时采取措施挽救。我想,后果都不至于这样。因为这个老师肯定是哀莫大于心死,彻底自我放弃、彻底失望了。他是一个从事德育教育的劳模,非常优秀,我不认为他很脆弱,我只能说这个医生说话有待商榷,这个医生不善于说话,以致于产生了严重后果。

很多疾病,死于心理因素的占了大半,医生不会说话,在不经意间就推波助澜了

我有个一肺癌患者,骨转移很长时间了,总体控制得不错,疼痛已经基本消失了。有—天他来复诊,因为我看病是圆桌诊疗,老患者都认识他。当大家发现他一脸痛苦,而且左右各有一个孩子搀扶着,给人一种病情非常严重的感觉,就急忙给他让座。

原来,他觉得自己的骨转移加重了,而且疼得厉害。我觉得奇怪,前段时间还好好的,怎么下子加重了?他说,我刚刚做了骨扫描,医生说他的骨转移可能加重了。我就让他把片子拿出来看。骨转移从骨扫描片子上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外行人都能看出一二。颜色深的、浓度重的,那就是骨转移严重的。两张片子一比较,我也愣住了,我就让他自己看。最终,他也指出旁边张片子的颜色轻点。我让他再看看这张片子是什么时候拍的。他仔细—看,就是前两天那个医生给他拍的。

他说:你的意思是我最近的骨扫描比以前好点了?我说“你自己看,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怎么那个医生这样说啊?我好像是好点了。”他马上就像换了个人一样高兴起来,走的时候也雄赳赳气昂昂的了。这是个典型的心理暗示问题。

所以,心理问题调整有很多方法和环节。医生要学会说话,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资讯,可以添加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中国心律失常防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