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酸是指胃酸过多,随胃气上逆而吐出的病症。
吞酸指自觉酸水上泛至咽,旋即吞咽而下,而泛酸则统指胃酸上泛之症。
吐酸、吞酸或泛酸可单独出现,但常与胃痛兼见。
《素问》里说“诸呕吐酸。。。。皆属于热。”认为本病多属于热。
《证治汇补》曰:“大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热,则本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说明吐酸与胃有关,可分为寒热两类。
《寿世保元》曰“夫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又说明与肝气有关。
本证有寒热之分,以热证多见,属热者,多由肝郁化热犯胃所致。
因寒者,多因脾胃虚弱,木虚土乘而成。但总以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为基本病机。
1、热证症状:吞酸时作,嗳腐气秽,胃脘闷胀,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咽干口渴,舌红,苔黄。
治法:清泻肝火,和胃降逆。
代表方:左金丸加味。
常用药:黄连,吴茱萸,黄芩,栀子清肝泻热。
乌贼骨、锻瓦楞子制酸。
2、寒症症状:吐酸时作,嗳气酸腐,胸脘胀闷,喜唾涎沫,饮食喜热,四肢不温,大便溏稀,舌淡苔白。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制酸。
代表法: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
木香、砂仁行气和胃。
半夏、陈皮和胃降逆。
干姜,吴茱萸温中散寒。甘草调和诸药。
3、食滞症
症状:吐酸而兼有胸脘胀闷,嗳气臭腐,苔白。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制酸。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神曲、莱菔子、谷芽等消导食滞。
陈皮、半夏降气和胃。
连翘清热。
上述证治均可配合制酸和胃法,以乌贝散为主方。其中乌贼骨、浙贝能制酸收敛。或加煅瓦楞子,为末吞服,借以增强制酸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