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为什么治不好,关键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没有找到疾病的根源。殊不知“寒"和“湿”是引起很多病症的起因,认识到了这一点,再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你的疾病就有了希望。
寒是百病之王俗话说:“十病九寒”。又有“万恶淫为首;百病寒为先”之说。寒为冬季的主气,寒邪侵入肌肤,出现表证的称为“伤寒;寒邪直中脏腑,出现里证的,称为“中寒”。黄帝内经就有这方面的记载,我们大部分疾病都是因为受寒引起的,几乎占到了99%。寒属阴邪,寒则气收。人感受寒邪发病后,可导致肌肤收缩、汗孔不开、筋脉拘急等症状。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病人主诉身上不出汗,很难受,到处去寻找治疗出汗的方法。
寒又具有凝结、停滞的特性。人体的气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因此寒一旦邪侵入机体,可就导致气血运行迟滞,严重者则凝结不通而出现疼痛症状,如头痛、骨节痛、腰痛等。黄帝内经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寒性质寒凉,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寒邪直中脾胃,开始可出现呕吐清水,腹泻,腹痛,得温则轻,遇寒更重的脾胃实寒症,继而就会出现食欲不振,四肢冰冷,神疲乏力等阳气虚弱的症状。各类寒症表现不一致,一般都有怕冷喜暖,面色晄白,肢冷身凉,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脉迟,紧,眩。
万病之源就是寒湿体质中医讲:虚则寒一寒则湿一湿则凝一凝则瘀一瘀则堵一堵则瘤一瘤则癌;(万病之源就是寒湿体质);
1、“虚”的感觉是怎么样?
“虚”的体质是觉“累疲劳,犯困,没有精神”等,体虚最大的二个原因就是我们生活习惯不好与工作压力大而引起;比如一个人生活习惯经常晚上很晚睡觉,或者说睡眠不好,则第二天就容易疲劳;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大,经常超负荷工作,经常很烦恼,情绪不好,就容易让身体疲劳;而让身体经常处于这种疲劳中,我们器官的机能就开始下降,我们体质就是这样开始变"虚";
2、“寒”的感觉是怎么样?“寒”的体质是感觉“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冷”等;
当一个体虚的人,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穿衣,晚上睡觉不注意盖被子,经常吹空调,冲凉水澡,往往就容易让我们体质受“寒”,特别现在女性平时穿衣少,更容易让身体受“寒”;
3、"湿"气的感觉怎么样?当身体“寒”气越来越重时,身体慢慢更容易进入“湿”气,一个身体“湿”气重的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过雨的衣服,感觉身体重与不舒服;
特别注意:寒湿气容易进入我们身体的5个主要通道是:①肩颈部的“大椎穴”,
②前胸的"膻中穴",
③肚脐部位的“神阙穴”,
④腰部的“命门穴”,
⑤脚底的“涌泉穴”;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
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可能更容易理解,我们把一块木头放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这块木头很容易变质,发霉,长蘑菇等;
我们女性的子宫,卵巢若长期放在这样一个“寒湿”盆腔环境中,女性妇科就容易出现各种病变,所以女性的盆腔一定要保护好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漆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艾灸在古代就是用来治病,很多圣医对这种疗法评价极高,黄帝内经: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体寒的诊断及其驱除方法 ,身体有以下症状或特征,代表体内有寒湿:*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 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 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 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 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 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 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 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 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 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 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 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 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 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 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的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寒病治疗起来有一定难度。有的人由于遗传因素天生就是寒性体质,吃中药短时间内可以将不适的症状消除,但要彻底扭转寒性体质,使寒病不复发还要打持久战,往往2—3年才能把寒性体质扭转过来。有些寒病的人,舌体都比别人胖大,所以舌边都是牙印,体内的水份多,寒湿已经很顽固了,没有2—3年的调养好不了。
老百姓常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但病来如山倒,不是说你的病是一天得的,而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积攒在体内,直到身体承受不了才突然发作,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艾灸穴位 改善寒性体质利用艾灸选择合适的穴位,长期坚持,对于改善寒性体质具有很明显的效果。一般选择穴位为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3厘米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