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艾灸 保阳祛寒湿

作者:新浪网 2017-07-03阅读:1719次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意指天气炎热的开始,但是还没到最热。

三候

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小暑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温热潮闷的空气,堵在人的心里,吐不出,咽不下,令人欲罢不能。

二候蟋蟀居宇——在火热的七月,蟋蟀也嫌热,不得不避到人类居住的庭院墙角,以期找到阴凉的一角避暑。

三候鹰始鸷——七月,鹰也怕被“上蒸下煮”的日子,开始远离地面,翱翔于高空,在清凉的高空中避暑。所以,小暑后很容易看到鹰击长空的壮观景象。

起居养生

少动多静

从中医理论方面讲,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

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时一定要掌握好强度,避免强度过大。

冬不坐石

夏不坐木

小暑节气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区或公园里的木椅木凳,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

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因此小暑节气时不宜在木质凳椅上久坐。

小暑大暑

艾灸补脾

太白——脾经原穴

对脾系统的保健非常关键,按揉、艾灸太白可以补脾,对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浑身乏力、犯困、水肿、腹胀、腹泻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若能在脾经主时(上午9至11点)艾灸,效果更好。

足三里——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

二者为气机升降之枢机,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需配合艾灸足三里。

脾应于季夏,小暑大暑时节最需艾灸,以健脾化湿。

脾经上的太白穴、三阴交和阳陵泉,同时也是瘦身大穴。有减肥计划的女生们可以按摩、艾灸这几个穴位,记得要从下到上依次按摩,促进下肢气血回流,效果更佳。脾气健运则唇色红润泽丽,若脾失健运,则气血不足,致使唇色淡白无华。

此外,若有时间,在小暑时节艾灸关元、中脘、气海、命门四个养生大穴,能起到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

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

命门——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之间,顾名思义,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

饮食养生

三花三叶三豆三果

三花——金银花、菊花、百合花,冲泡成茶,消暑佳品;

三叶——荷叶、淡竹叶、薄荷叶,适合冲泡、入汤;

三豆——绿豆、赤小豆、黑豆,吃一碗三豆粥,能清热降火;

三果——西瓜、苦瓜、冬瓜,清热消暑、凉血解毒、滋肝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