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基础知识——针灸学的治疗机能

作者:中医骨科笔记 2017-10-11阅读:3481次

欢迎关注,阅读,收藏并转发!

中医的基础知识——针灸学的治疗机能

百度搜索“中医智库”,即可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

针灸学的治疗机能

针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如何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的呢?这要从针灸的功能特点谈起。

中医的基础知识——针灸学的治疗机能

首先,让我们从传统医学角度来看。根据长期的医疗实践,总结出针灸的三大功能是协调阴阳、扶正祛邪和疏通经络,其中最根本的功能是协调阴阳一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着阴阳的相对平衡。而针灸治病的关键就在于根据人体的阴阳盛衰,通过适当的穴位配伍和不同的补泻手法以补助虚弱的正气,祛除影响健康的致病因素,促进经络的畅通,使气血运行无阻,滋养脏腑、器官和组织,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再从现代研究结果来看,针灸具有镇痛、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和调节功能。其中调节功能是最根本的作用。也就是说,针灸通过调整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使之朝着有利于机体生存的方向转化,进而维持机体正常的功能状态。这种调节功能表现在各个生理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针灸的这种调节功能又具有两大特征—整体性和双向性。

整体性,是指针刺机体的一定穴位叮对多个脏腑的功能产生影响,而且针灸对机体的各个系统和各个器官的功能均可产生多方面、多环节、多水平及多途径的调整作用。例如,在针刺麻醉下实施手术,针一灸在产生镇痛作用的同时,还对一有关系统的功能实施多方面的调节,因而手术中生理干扰减少,血压、脉搏等可维持稳定,术后刀口疼痛程度减轻,感染等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加快。此外,后面要向大家介绍的耳针、头针、眼针等之所以能通过刺激局部而治疗全身性疾病,也是以针一灸调节作用的整体性为基础的。

双向性,是指针灸作用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重效应。即在机体功能状态低下时,针灸可使之增强,而功能状态亢进时,针灸又可使之降低。针灸刺激作用于机体后,可以激发机体固有的调节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获得调整,从而使体内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朝着正常水平转化,恢复功能同结构之间,各器宫系统之间以及机体同环境之间的协调一致或综合平衡。在临床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如针刺内关穴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同样是针灸内关穴,在休克急救时又可致血压上升,面对血压正常者则没有显著的影响。

中医的基础知识——针灸学的治疗机能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既可治疗疾病,又不引起毒副反应,这是由针灸的功能特点决定的。在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反应日益危害人类的今天,针灸的这一特点格外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为针灸疗法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

欢迎关注中医骨科笔记公众号~:

中医的基础知识——针灸学的治疗机能

传送门:

中医骨科笔记总目录<=====这个是可以点击的福利

百度搜索“中医智库”,即可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