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说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针灸。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2006年中医针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今现代人已经越来越接受传统中医的针灸,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适合针灸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不适合针灸的人群。
不适宜针刺的人群:
1、过度劳累、饥饿和精神紧张的人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囟门未闭合人群,头项部腧穴一般不宜用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合作,针刺时宜采用速针法,不宜留针。
4、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但是临床上针灸对有些病例的抗炎、镇痛效果非常好,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进针时有触电感,疼痛明显或针尖触及坚硬组织人群,此类人群治疗过程发现此症状应退针而不宜继续进针。
8、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的。
9、孕妇,6个月以内者,小腹及腰骶部穴位禁针;6个月以上者,上腹部及某些针感强烈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也应禁针。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慎用针刺。月经期间如不是为了调经,也不宜用针。
10、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不适合艾灸的人群:
1、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艾灸。
2、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不适合艾灸。
3、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皮肤过敏者不适宜用艾灸。
4、高血压患者,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
5、体内有金属埋件者,谨慎艾灸。
6、良性肿瘤需要辩证施灸,恶性肿瘤不建议艾灸,以免导致热血妄行。
7、心脏部位不可多灸、久灸,外阴、乳头等娇嫩部位不能灸(仅针对传统艾条施灸,灸大夫隔物灸仪系列除外)。
8、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9、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艾灸,以免出现危险。
10、艾灸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以上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参考和帮助,如需针灸治病,请到正规医院就医辩证针灸治疗。
(文章作者系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一医院实习生,涌鑫之家健康领域作者成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