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文章末尾蓝色“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
熊继柏教授是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级名中医。熊教授年过七旬,学验俱丰,对中医经典理论十分熟稔,从事中医临床56年,诊治患者近85万 人次,临证经验十分丰富。熊教授一直提倡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要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兹将熊继柏教授“经典指导临床”关于胃痛的证治经验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胃痛源流胃痛的论述始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六元 正纪大论》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痛,食饮不下”。《备急千金药方》提出9种心痛,且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加以完善, 从名称上分析,有属心痛者,而大部分系指胃痛。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心脾痛》即有心痛即胃脘痛 之论。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中基本上肯定了朱丹 溪所论,云:“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 脘,而实不在心也”。这一时期,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 互混淆之论,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素问·至真 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 痛”。说明胃痛与木气偏胜,肝胃失和有关。又云“少 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阐述了胆热犯胃所致胃痛;《素问·举痛论》又 云:“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阐发 了寒邪入侵,壅滞不通而作胃痛的机制。
胃痛的主症胃痛又称胃脘痛,它是由于胃气阻滞,或胃络瘀阻,或胃失所养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 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胃痛以各种性状的胃脘部位的疼痛为主症,尤以胀痛、隐痛、刺痛常见,往往兼见胃脘部痞闷、胀满、嗳气、吞酸嘈杂、纳呆、胁 胀、腹胀、恶心呕吐等症。常反复发作,因寒暖失宜, 饮食失节,情志不舒,劳累等诱因而发作或加重。
胃痛的辨治要领胃痛病位主要在胃,并与肝、胆、脾相关。由于胃主受纳,故饮食不适可直接伤胃损脾。由于肝胆属木,而胃属土,肝气失疏可以横逆犯胃,出现肝胃气 痛。胆火炽盛也可犯胃,《医宗己任篇》谓:“肝胆之火,移入于胃”出现胆热犯胃疼痛。或因为脾胃损伤日久,以致中阳虚弱或胃阴亏虚,而出现胃痛。
胃痛一证,临证最当辨清虚实、寒热。寒证胃痛多见胃脘冷痛,因饮冷受寒而发作或加重,得热则痛减, 遇寒则痛增,舌淡,苔白;热证胃痛多见胃脘有灼热感 而疼痛,进食辛辣燥热食物易于诱发或加重,喜冷恶 热,伴有口干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
虚证胃痛多见于久病体虚者,多为脾胃虚寒或胃阴不足,其胃痛隐隐,痛势徐缓而无定处,痛时喜按,时作时止,痛而不胀或胀而时减,饥饿或过劳时 易诱发疼痛或致疼痛加重,伴有食少乏力,脉虚等 症;实证胃痛其主要病机责之于土木失调,气机不 畅,其胃痛兼胀,表现胀痛、刺痛,痛势急剧而拒按, 嗳气,矢气时作,痛有定处,食后痛甚等症。
点击文章末尾蓝色“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