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二经在脏腑联系上各有所属,并有各自特定的循行路线。研究经络,不仅要研究经络的循行路线,人体脏腑经络的气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更值得细究。
古人不仅运用三阴三阳理论来概括世间万物运行、发展、衰退的变化规律,也用来说明人体脏腑经络的气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表里经、同名经以及同属于开枢阖气化状态的经脉之间的联系。研究这些经脉之间的联系路径,发现和总结经脉之间气血流注、灌渗交流的规律,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认识经脉之间协同、调节、平衡的内在机理,并据此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先介绍表里经。
十二经脉按照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阴—足阳明、手少阴—手太阳、足少阴—足太阳、手厥阴—手少阳、足厥阴—足少阳的相配方式组合为六对表里经。表里经所联系脏腑的位置上邻近相连,在经络上有络脉相通,在阴阳的转化、互补、平衡有特殊的联系,从而具有互补协同气化的作用。因此以《内经》《难经》中的相关论述为基础,结合现代解剖生理联系,对六对表里经路径做更深一步的讨论,这对于帮助现代中医学者更好地理解经典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表里经联系的解剖学依据
表里关系是十二经脉之间非常重要的联系途径,与十二经脉相联系的十二脏腑之间亦具有相应的表里关系。在六对表里关系中,按照现代医学的认识,人们很容易发现其中四对“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在解剖结构上具有明显的邻近关系,同时具备相同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途径。由此产生的两者在生理、病理上的相关性,很容易理解。由于具有表里关系的阴阳两条经脉及相应脏腑都共处在同一个气血通道,具有同样的营养来源和代谢途径,所以就形成了表里经及表里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补充的特点。
“肺与大肠、心与小肠”在解剖及生理上的关系却不那么明显。怎样理解这两对表里关系的联系途径呢?
熟悉经典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早在《难经》时期,古代医者就曾对此提出疑问:“五脏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独去大肠小肠远者,何谓也?”并对此给予回答:“经言心营肺卫,通行阳气,故居在上;大肠、小肠,传阴气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远也。”但是这个回答在今天看来还是不明朗的,需要我们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和解释。
★1.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生理功能上存在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营血的产生和运行方面。《灵枢·营气》云:“营气之道,内谷为宝……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与太阴合,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从“中焦受气,化赤为血”的生理功能分析,中医脾的功能包含了小肠和胰脏的消化、吸收功能,胆汁和胰液进入小肠进一步消化来自胃的食糜,通过脾的运化、升清而上输于心肺,使心血不断得到补充和运行。
★2.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的表里联系更加不好理解——为什么两者在解剖上相距那样遥远,却存在经络上这样密切的表里联系呢?其中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中医的解剖学缺少食道这个名称,在《内经》中只记载了胃上口到咽喉这段距离的长短,并没有食道或食管这一名词。二是《内经》将大肠称作广肠,形容很宽、直径很大的消化管道。
人体从咽喉到肛门这段消化管符合广肠概念的有两段,除了大肠这一段比较粗大外,食道也是比较粗大的。组织胚胎学的研究亦发现食管与大肠同源同构。由此大胆推断,手阳明大肠经所联系的大肠腑包含食道和大肠两段结构。
文献资料与教科书中记载手阳明大肠经的二十个穴位中有十三个穴位都能治疗吞咽困难、食不下、食则呕等病症,可见这条经所联系的脏腑与食道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在临床上证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
从现代解剖学进行分析,气管与食管前后紧密相邻,并且有共同的动脉和静脉供应营养及排泄代谢废物,这就构成了它们非常明显的表里关系。当气管充血的时候,食道血液相对就少了。同样,当气管血液供应量少的时候,食道血量供应就多了。也就是说,通过改善食道的气血供应会影响到气管的气血供应,改善气管的气血供应也能影响食道的气血供应。临床上常见的食道炎、食道反流,包括食道癌等病的相关病症,在手阳明大肠经的有关文献中多有记载。
二、表里经气化的互补关系
★1.功能上互根互用
表里经在气化功能上互根互用,二者具有互补性。太阴主湿,阳明主燥:太阴可以布散津液化解阳明感受的燥气,二者或化湿或润燥而达燥湿相济,以保持体内燥湿平衡。少阴主热,太阳主寒:由于少阴所联系的心肾两脏可以生成热量,由少阴传递热量输送全身,太阳则起御寒的作用,同时身体内的热量也在此过程中由内向表进行布散转输,完成人体能量的平衡和生生不已的过程。厥阴主风,少阳主火:由于厥阴既具有静敛、澄澈阴血的特性,又可以将清净血分进行重新分配,动静交替之间产生能量的流动而类似风的流动特性,正是由于厥阴层面气流的变化而化生少阳之火性,风火之性具有相互资助的特点。
(1)肺与大肠:肺与大肠,主要体现于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的相互为用方面。肺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并布散津液,能促进大肠的传导,有利于糟粕的排出。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亦有利于肺气的肃降。另外,我们在前文已经讨论过大肠的解剖还包括食管,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发现食管与大肠同源同构,食管与气管解剖的临近性更加证明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在生理上的互相关联与配合,在病理上有明显的互补作用。
(2)心与小肠:心主血脉,心阳之温煦,心血之濡养,有助于小肠的化物;小肠化物,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其浓厚部分经脾气转输于心,化血以养心脉。故《素问·经脉别论》云:“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3)脾与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胃的“纳”是为脾的“运”作准备,而脾的“运”适应胃继续“纳”的需要。脾气宜升,胃气宜降,是脾胃之气运动的基本特点。脾胃之气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从而保证了“运”“纳”功能的正常进行。故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与胃密切配合,纳运相得,才能完成纳食、消化、吸收与营血转输等一系列生理功能。
(4)肝与胆:肝主疏泄,分泌和排泄胆汁。胆附于肝,胆汁来源于肝而疏泄于肠。肝胆同主疏泄,以助脾胃运化水谷,转输精微。胆主决断可完成肝脏选择性疏泄布散血液精微的功能,共同发挥协助消化的作用,以助脾胃运化水谷,转输精微。
(5)肾与膀胱:肾气主上升,膀胱之气主通降。肾气之升,激发尿液的生成并控制其排泄;膀胱之气通降,推动膀胱收缩而排尿。肾与膀胱配合,共同完成体内津液的运化和气化,若肾气和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失常,膀胱开合失权,既可出现小便不利或癃闭,又可出现尿频、尿急、遗尿、小便不禁等。
(6)心包与三焦:心包主行心血,助血运行周身,而三焦则主周身气机的通畅,二者配合,共同完成阴血与阳气在全身的布化和循行。
表里经运行环路的通畅直接影响内脏气机的运行,进而影响其生理功能。在针灸临床中发现,表里经之间的联系可以直接指导针灸临床的辨经、选经及选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化解外邪的途径
表里经之间的经脉循行是化解外邪及调节情志对人体伤害的重要路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中于阴则溜于腑(有形的器官),中于阳则溜于经(无形的气化)。”说明外邪袭人在阴阳经的化解途径是不同的,中于阴经会经过表里经的环路回到六腑排除,而中于阳经则在本经化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腑。”说明经络体系具有严密的防御外邪的功能,其中表里经就是很重要的防御屏障,只有脏气虚弱时再感受外邪才可以伤及内脏。在临床运用中,我们发现阳经的功能是可以泻实的,当阴经经气壅滞表现出实证时,常取其相表里的阳经进行疏泻;而当阳经虚证时,则取其相表里的阴经进行补益。这是针灸临床“阳病取阴”“阴病取阳”原则的机理。
此外表里经之间的循环路径可以协助十二经别完成脏腑自养系统生理代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