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中的中药世界(118)
特别说明,文中方药仅供中医医师交流研究用,请勿自行使用。
人体心下上腹部的胀满,从以实证为主,到虚实夹杂,再到虚多实少,分为三个境界,三个境界又各自有三个代表方剂。
这三个方剂是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小陷胸汤的力量比大陷胸汤或大陷胸丸的力量弱一些,但依然是一个以治实证为主的方剂。其病机主要是水热痰互结于心下。它和半夏泻心汤的区别在于,小陷胸汤,按之则痛,而半夏泻心汤,患者自觉满,但按之则不痛。这是因为有痰热之邪凝结于心下而成。故需用清热化痰,开结止痛之法。
这个汤药的组成是瓜蒌实,黄连,半夏。瓜蒌实甘寒滑润,可清解水热互结之痰,可将最坚实的老痰化解为饮和热。再用半夏,将饮化解为湿,黄连,清泻胸中之热邪。三药配合,可使胸中痰热两清,结滞开散。
瓜蒌子
所以,我们可以将小陷胸汤视为心下胀满的第一境界的代表方剂。
而作为第二境界的代表方剂,半夏泻心汤证总的特点是心下有饮,患者自觉心下满,但按压下去比较软,而且患者没有疼痛感。此时心下处于一种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状态。所谓虚是指患者胃气比较虚弱,饮和热虽然存在,但尚未凝结成实痰;所谓实是指患者心下的确有寒饮的存在;同时由于心下升降出入不利,还导致了一方面胃中寒饮不断积聚,一方面,心下,膈由于气机停滞而生蕴热。
所以,半夏泻心汤没有选择用瓜蒌实,而是用黄芩,黄连清膈,心下和胸中之热;用炙甘草,大枣,人参守胃气,补胃气;用半夏,干姜,化饮及鼓舞胃气;这是一个一方面清热邪,化寒饮,一方面补胃虚,辛开苦降,寒温并用,和胃消痞之法。
今天我们的重点是第三个境界的代表方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人参
伤寒论第66条是这样描述这个方剂的: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其方药如下:
厚朴半斤 生姜半斤半夏半升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发汗会伤胃津,消耗胃气,泻下也同样会伤胃津,消耗胃气,大发汗,或者比较长久的泻下就会导致胃的气阴两虚,胃气亏虚后,胃气上不能濡养心气,下不能滋养小肠、大肠,就会出现脾虚气滞腹胀之证。
所以适用健脾温运,散滞除满之法,遂用炙甘草补胃气,受胃气,和生胃津;人参补脾益气生津;生姜鼓舞胃气,宣通阳气,和温散饮;半夏降逆开结,燥湿涤饮;厚朴,宽中除满下气,半夏,温化无形之痰饮;此方子,补药有三味,理气燥湿化痰药有二味,所以适用于虚三实二的腹部胀满之证。原方的剂量较大,我们具体使用时,不宜死搬硬套,而应因人制宜。
2018年1月19日我接诊过这样一个患者,患者四年前健身,减肥,吃番泻叶等药物后,出现长期便秘,全腹胀满感,后来靠服用低聚果糖维持大便。
健身会导致发汗,吃番泻叶减肥会出现泻下,无论发汗还是泻下如果过激,则有可能导致胃津、胃气的耗伤。
在叮嘱这位患者服用芥菜水的同时,给这个患者用过不少方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已经不需要服用低聚果糖即能维持大便每日一次,其中最有效的方子就是用这个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加减:
厚朴
姜厚朴15克姜半夏9克炙甘草9克生晒参6克 生姜20克陈皮12克枳实6克 蒲公英12克
患者服用后腹部胀满消失,大便顺畅,并且成型,非常舒服。
但是,我们也必须客观地承认,使用这个方子后,患者并不能达到痊愈的状态,全腹胀满感,依然像幽灵一般时常会出现,徘徊在他的身旁,此时,他又必须要复诊服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加减方才能缓解。
若要治本,须按照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方义,选用滋补胃气,胃阴,鼓舞胃气,肾气之品,如人参,陈皮,枳实,白术,当归,酒苁蓉,麦门冬等等药材制成丸子,丸者缓也,慢慢修复患者的气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