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总胸闷?心头一缕阳气“升不起”!这一招让心脏轻装上阵

作者:精诚名医汇 2017-08-01阅读:4853次

(本文由一点号“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

本文理论依据:《本草经疏》、全国名老中医夏度衡先生用药心法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要为你说上一病,这就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胸闷、心悸现象。对此,现代医学经过检查,往往会有心律不齐、心肌缺血等病因被发现。放下这些暂且不提,今日,“精诚名医汇”就问你一句——在心悸胸闷频发的时候,看官你的舌苔是否白厚?如若是这样,您就有必要仔细阅读此篇文说了。因为“精诚名医汇”要在这里介绍的,是专门针对心悸胸闷、舌苔白厚、气短乏力者的一张妙方。闲言少叙,先把方法送上——

准备茯苓10克,桂枝6克,白术10克,甘草3克,当归10克,川芎5克,赤芍10克,志肉6克,党参10克。水煎服用即可。

列位看官,是名方必有出处。此方乃是我国已故的著名老中医夏度衡先生生前拟制,为他老人家临床经常应用的一张验方。夏老的学生对此多加发挥和应用,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此方后来被收录在多部医学专著中,在中医界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

列位看官,放下这方剂的精义不提,我们先说一说,一个人为什么会心悸胸闷。对此,古人捏出“心阳不振”四个字来进行解释。心阳,即心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心阳不足,指的就是心脏功能异常,其涵盖的意义可谓深远而广泛了。凡是治疗心脏疾病,我们都要从提振心阳入手。

不过,问题是,我们心头的那一缕阳气为什么“升不起来”?这里的原因太多了。但是,有一种因素,在当代人身上十分常见,这就是痰浊阻遏。当代人受生活习惯、作息习惯、饮食习惯以及运动缺失等因素的影响,痰湿内蕴是常有的事情。痰湿形成,可以为祸多端。其中,上蒙心窍而导致心阳不振,就是临床上多见的。这个时候,人就会胸闷、气短、心悸。此类人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舌苔白厚。这是体内湿浊上泛的典型表现。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列位看官,本文开篇为您介绍的那张好方,就可以帮您一帮了。再把配伍赘述一次:准备茯苓10克,桂枝6克,白术10克,甘草3克,当归10克,川芎5克,赤芍10克,志肉6克,党参10克。

列位看官,此方的精义,在于合两张古方而成。其中之一,乃是苓桂术甘汤。什么是苓桂术甘汤?它本是《金匮要略》里的一张古方,用于温阳化饮,健脾利湿,其组成就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你不是有痰湿上泛心肺吗?好,我们用这经方把痰湿化解掉,这不就将病根去除多半了嘛。那茯苓,为健脾利湿的佳品,那白术,为健脾助运的良药。脾气健运,水湿得利,痰浊自然无以生成了。还有那桂枝,温阳化气,正和“湿为阴邪,非温不解”之意,配合茯苓和白术行散水湿。最后,甘草健脾和中,制衡水湿,又和桂枝的温阳之性结合,形成辛甘化阳之势。如此一来,痰湿得解,阻遏心阳上升的最大障碍被解除,我们的心脏可以小步快跑,轻装上阵。

不过,只有这些,问题只解决了一半。话说那心阳,要想恢复健运,还需要心血的充足。血为气之母,为心阳的有形载体。心血不足,或者心血凝滞,那是万万不可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到了当归、川芎、赤芍这三味药。实际上,这三味药如果将赤芍换做白芍,再填一个地黄,就形成了四物汤。但是,考虑到滋腻的问题,我们把白芍换做赤芍,将地黄略去。如此,当归养血,川芎行血,赤芍凉血化瘀,可以很好地解决因为心阳不振、痰湿蒙窍所致的心血凝滞问题。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心阳复运就便指日可待了。

最后,我们加一点党参益气,再加一点远志宁心安神,此方可收全功,不在话下。

方法为您说完了。最后再把此方的适应对象说一下,这就是痰湿内阻,上泛心窍、心阳不升。主要症状,就是心慌、胸闷、心悸、气短、舌苔厚腻等等。列位看官应用前,可请中医师辩证指导,随症加减。如果气虚明显,加黄芪20克;如果阳虚明显,可以考虑加附子10克;如果痰多头晕明显,就加半夏19克、陈皮6克。总之,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病情加减变化,可以取得更加精准的治疗效果。

全文完。不知道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