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针灸处方——眩晕治疗(六):祛风通络方

作者:中医骨科笔记 2017-08-18阅读:5955次

欢迎关注,阅读,收藏并转发!

中医经典针灸处方——眩晕治疗(六):祛风通络方

中医、中药、方剂、腧穴、古籍搜索浏览利器,中医人的掌上知识库!

祛风通络方《针灸逢源》

中医经典针灸处方——眩晕治疗(六):祛风通络方

【处方】百会、络却、目窗、风池、侠溪、丰隆、解溪、申脉、至阴

百会穴

人体穴位,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中医经典针灸处方——眩晕治疗(六):祛风通络方

络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胳却;《医学入门》作络郄。别名强阳、脑盖。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主治眩晕,耳鸣,青盲内障,鼻塞,口,癫狂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中医经典针灸处方——眩晕治疗(六):祛风通络方

目窗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至营。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一说在“临泣后一寸半”(《针灸大成》)。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的吻合和颞浅动、静脉额支。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内障,鼻塞,面目浮肿,惊痫等。

中医经典针灸处方——眩晕治疗(六):祛风通络方

风池

最早见于《灵枢•热病》篇,在《谈谈穴位的命名》中这样说:“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线者中,足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

中医经典针灸处方——眩晕治疗(六):祛风通络方

侠溪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荥(水)穴。在足背部,第四、五趾缝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布有趾背神经和趾背动、静脉。

中医经典针灸处方——眩晕治疗(六):祛风通络方

丰隆穴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络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布有腓浅神经及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咳嗽痰多,气喘,胸痛,癫狂,痫症,下肢浮肿,腿膝酸痛,下肢痿痹,高血压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中医经典针灸处方——眩晕治疗(六):祛风通络方

解溪穴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草鞋带。属足阳明胃经。经(火)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腓浅神经,腓深神经和胫前动、静脉。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腹胀,便秘,癫狂,头面浮肿,下肢痿痹,脚腕无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中医经典针灸处方——眩晕治疗(六):祛风通络方

申脉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阳跷。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痛,足踝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中医经典针灸处方——眩晕治疗(六):祛风通络方

至阴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井(金)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布有趾底固有神经,足背外侧皮神经及趾背动脉及趾底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主治头痛,昏厥,鼻塞,目翳,鼽(鼻丑),滞产,胞衣不下,及胎位不正等。针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中医经典针灸处方——眩晕治疗(六):祛风通络方

【功用】祛风通络、安神止晕

【主治】头目眩晕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百会、目窗平刺0.5~1寸,络却平刺0. 3~0. 5寸,针刺风池时,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 5~0. 8寸,侠溪直刺0. 3~0. 5寸,解溪直刺0. 5~1寸,以上穴位得气后,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丰隆直刺1~1. 5寸,申脉直刺0.3~0.5寸,以上二穴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至阴浅刺0.1寸。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义】中医认为,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发为太阳经表证,故取络却、申脉、至阴等膀胱经穴位,以疏通足太阳膀胱经气血,达到祛风解表的功效;百会为督脉穴位,具有疏通经络,安神定眩的作用;目窗、风池、侠溪为足少阳胆经穴位,可疏肝利胆,祛风通络;丰隆、解溪为足阳明胃经经穴,取之可益气和胃,安神止晕。诸穴合用,共奏祛风通络,疏肝理气,安神止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