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现在现在很多人的身体都处在一个亚健康的状态,导致人体一些功能的不足,从而引发一些疾病。
中医认为得痔疮的人,是由于脾胃功能不足。中医上说的脾胃功能不单单是指解剖学上的器官,而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指受纳、腐熟、消化、吸收、排泄的整个过程。
中医对痔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和液,同属于体液,均来源于饮食,经脾胃生化而成,故多合称。但津和液亦有一定区别。一般地说,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稠厚,流动性较小,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在津液的整个代谢过程中,除与肺、脾、肾的通调、运化、输泄等重要功能有关外,亦与小肠、大肠的功能密切不可分。小肠主“泌别清浊”,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水液,可见其水液富有营养,故称“小肠主液”。如小肠的此种功能减退,则可出现水谷精微和水液吸收的障碍,而致便溏、泄泻等症。大肠主传导糟粕,接受小肠经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同时再吸收其中大部分水液,形成粪便。大肠吸收的水分,几无营养,故称“大肠主津”。若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停留时间过长,水液吸收过多,则粪便易致燥化而便秘。反之,则易致便溏。肖老济 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纯中药,治疗痔疮效果非常不错。
小肠主液,大肠主津。津可以理解为“水”,大肠负责蒸腾水液,但是凡事都要有一个度,太过和不及都是病态,大肠如果蒸腾水液过强,主津的能力过强,就会产生产生局部的郁热。痔疮在中医看来是大肠有虚热。当大肠虚热时,大肠内的虚热就会减少,水减少了,虚热又得到加强,所以会产生一个恶性循环!
治病要讲究标本兼治,所以得了痔疮首选要调理脾胃!推荐一些简单实用的,调理脾胃的方法。
其一、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其二、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请注意,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说的微言大义,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其三、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