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体罚孩子吗?教育专家:体罚是无能的表现!

作者:教师博览 2018-04-04阅读:3056次

你还在体罚孩子吗?教育专家:体罚是无能的表现!

在家庭教育中,奖励与惩罚是一对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用肯定与否定的评价来巩固和发展孩子的优良行为,克服和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奖励是一种阳性强化,分赞许、表扬、嘉奖等;惩罚是一种阴性强化,分批评、劝告、指责、申斥、警告等。

在以上惩罚的过程中,有一条未被包括:体罚。

体罚行否?答曰:更不行。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认为,体罚是无能的表现。一般说来,体罚会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说而不服,管而不理,教育方法“失灵”;二是情绪不好时的冲动,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三是坚信体罚能解决问题,消除危机。如有的人就说:“鞭子本姓竹,不打书不读”,“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数来。”

你还在体罚孩子吗?教育专家:体罚是无能的表现!

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有些家长便理直气壮地对孩子进行惩罚。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体罚是不能应用于教育的。

  • 第一,体罚并不能使孩子真正心悦诚服,不能从根本上感化孩子的心灵。俄国教育家皮罗果夫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抽打,是为激发人的羞愧感而采用的一种过于粗暴的强制手段。而羞愧感是一种在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娇嫩的花朵。它一旦落入粗暴之手,就会立即枯萎。抽打会使人产生恐惧,这是无疑的,但是这种恐惧并不能起感化作用,也是靠不住的,它只能掩盖内心的邪恶。抽打只能改造那些精神脆弱的,用甚至不那么危险的方法也可以改造过来的人。”

  • 第二,体罚往往使人自暴自弃,滋长仇恨的心理。明代教育家王守仁也有精彩的论述:“鞭打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壁掩复,以遂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趋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 第三,体罚往往容易使孩子模仿暴力。当他成年以后,或者当他们面对比自己更弱小的教育对象时,他们会毫无犹豫地抱拳相向。

你还在体罚孩子吗?教育专家:体罚是无能的表现!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只有心与心面对,心与心交融,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皮肉之苦,只能是饮鸩止渴,所以,“体罚近乎无能”,这大概也是教育的基本定律了。

本文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及原发布平台。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