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了期末,孩子们就开始放假了,在结束了紧张的期末考试之后,家长们也应该考虑为孩子们的健康做一次期末体检。
作者 | 池美珠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委员、温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教授
来源 | 医学界儿科频道
许多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能吃能睡,聪明活泼就表明身体健康。其实,据调查显示,有逾六成的孩子患有营养不良、超重、肥胖、贫血、心理行为问题等疾病,还有一些孩子甚至出现高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疾病。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生理特点,保健重点也不同,要想让孩子体格、智力等各方面都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今后成年期的健康做好储备,预防重于治疗,所以儿童体检非常重要。一旦儿童生长发育期出现问题,如不及早发现、干预和预防,就会对将来的健康带来隐患,错过最佳治疗和干预时期,到时后悔莫及。
随着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生长发育态势和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影响儿童健康水平的危险因素急剧增加。儿童常见病的发生率在不断降低,而发育性、代谢性、免疫性、精神心理性、环境、食品污染引发的涉及儿童保健科的疾病发病率日趋上升。对孩子的健康问题,家长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有病治病这一传统的就医模式,儿童保健及智力开发逐渐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儿童体检包含哪些内容呢?很多家长比较重视2周岁内孩子的常规体检,长大了,进入幼儿园以及上学后,儿童体检就被简化为每学期一次的身高、体重、血常规以及简单的触诊,这样的保健措施还不全面。其实,根据孩子年龄不同,儿童体检的项目也不一样。但是,重点都包含了体格生长、营养状况、神经心理发育评估等。不同年龄段体检项目的着重点不同,0-3岁的婴幼儿应注重体格、营养、骨矿化及运动、语言、智力等发育情况的检测。3岁以后的儿童每年可常规检测三大常规、血生化、25羟维生素D、腹部B超、以及智力发育状况等;这一年龄段,视力、口腔和五官的保健也很重要。还要关注孩子的整体生长发育情况,比如孩子身高总是比同龄孩子矮半头,一直坐班级第一、二排,一年长不到5厘米,或者有性早熟、肥胖等问题,均需尽早干预。选择性缄默症、拔毛癖、攻击行为、孤独症等心理异常在6岁以下的孩子中也比较常见,所以学龄前儿童的心理检查也很重要。青春期前和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发育情况和青春期心理健康是检查重点。
根据年龄的不同,儿童每年体检的次数是不一样的。一般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1-2周做一次检查,6月龄以内的婴儿每月1次,6月龄以上、1岁以下的婴儿每2-3个月1次,1-3岁幼儿半年1次;3-18岁每年1次。”年龄越小体检次数应越多,越能发现小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而且全面的、连续性的健康档案是一份与儿童同步成长的健康礼物。儿童体检最好定期定点做,家长应养成每年定期带孩子到正规医院体检1-2次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形成一套详细、系统的健康统计数据,对于疾病治疗和预测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发育阶段不同,常见的疾病谱不同,保健重点不同,体检的项目也会有所区别。当然,个体之间也有差异,除了常规的不同年龄的体检项目外,家长可根据孩子的个体健康状况和需求增加一些检查项目,有利于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一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所需的体检项目:
0-3岁婴幼儿:体格测量及评定、智力测定、心理测试(气质分析)、腹部及泌尿系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两对半、血糖、微量元素、尿常规。
3-6岁学龄前儿童:
体格测量及评定、眼科耳鼻喉科检查、视力筛查、听力测定、智力测定、心理测试(气质分析)、腹部及泌尿系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两对半、血糖、微量元素、尿常规。
6-18岁学龄儿童:
体格测量及评定、眼科耳鼻喉科检查、视力辨色力筛查、听力测定、智力测定、心理测试(气质分析)、注意力测定、腹部及泌尿系B超、骨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两对半、血糖、微量元素、尿常规。
二
特殊儿童体检内容:
矮小患儿体检:
体格测量及评定、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免疫、血糖、微量元素、尿常规、甲状腺功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骨龄、腹部泌尿系及甲状腺肾上腺生殖器B超、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头颅垂体MRI。
性早熟患儿体检:
体格测量及评定、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免疫、血糖、微量元素、尿常规、甲状腺功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骨龄、腹部泌尿系及甲状腺、肾上腺、子宫附件或睾丸B超、LHRH激发试验、头颅垂体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