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3个转移途径 您有必要知晓

作者:肝癌学堂 2018-03-24阅读:4234次

点击右上角立即关注,更多健康内容不再错过,不定期惊喜送给你

相对于肝癌肺转移,肝癌转移到骨骼的情况比较少见,而肝癌转移到脑部的情况更少见,这两种肝癌转移预后差,治疗棘手,因此更应该引起重视,只有弄明白转移后的症状,才能做到早发现。

肝癌的3个转移途径 您有必要知晓

1、肝癌骨骼转移

肝癌可能转移到全身各处的骨骼,不过常见的转移部位是椎体、髋骨、髂骨、肋骨、股骨等。

骨转移的主要表现是疼痛和相应骨骼的功能障碍。例如,椎体转移的患者可以感到腰背部的疼痛,如果检查椎体,相应的椎体有明显的压痛,如果继续发展,转移灶进一步压迫或侵犯脊髓,可引起截瘫。

2、肝癌脑部转移

肝癌脑转移比较少见,一旦转移则预后很差,治疗也比较棘手。脑转移的主要表现是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脑实质受损而引起的相应的躯体的功能异常。例如脑转移压迫视神经可引起复视,甚至失明;肝癌若是侵犯小脑则会引起眩晕;脑癌压迫基底节会引起肢体的运动障碍,如偏瘫等。

肝癌的3个转移途径 您有必要知晓

肝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会发生转移,转移主要通过血行转移、淋巴道转移和种植性转移3种途径。

1、血行转移

血行转移是肝癌最为常见的转移方式,首先是肝内的转移,如形成门静脉癌栓,门静脉癌栓表现为肝癌同侧的门静脉分支内有实质性的癌栓,有的癌栓可以沿门静脉生长到门静脉的主干。肝内转移可以表现为在肝癌结节的周围有多发的小的转移灶,把这些转移灶称之为卫星灶或子造。

肝癌也可以经过血液途径转移到远处的器官,形成转移灶。最常转移的器官是肺,表现为肺部的周边有圆形的结节,多数为多发,在X线胸片上看似棉花球一样,肝癌还可以转移到骨、肾上腺、脑等处。

2、淋巴转移

肝癌也可以经淋巴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肝门淋巴结核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其他部位还有锁骨上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

3、种植性转移

如果肝癌发生破裂,癌细胞会脱落并种植在肠系膜上,最多见的部位是盆腔,也可以种植到大网膜、膈肌等。

以上为肝癌的3种转移途径及各自对应的转移部位,应该引起重视,做好肝癌的控制与治疗。

肝癌术后防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

肝癌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但晚期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而治愈率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肝癌复发转移是影响病人疗效和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之一,是当前肝癌研究的热点。肝癌切除术后亚临床复发转移的发现途径及治疗原则与亚临床肝癌基本相似。术后定期、长期随访极为重要。通常术后2年内每隔2~3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复查主要包括AFP,B超,X线胸片,必要时做CT,MRI等。再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肝癌的化疗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通过规范、有效地化疗,可以不同程度地杀灭肿瘤细胞,最大程度的减少肿瘤负荷。但化疗同时随着剂量的不断加大其毒副作用也随之增加。辅以细胞免疫治疗,一方面可以杀灭体内残留的癌细胞,防止肿瘤复发,同时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对化疗及放疗的依从性,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从这个意义上讲,肿瘤的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都是肿瘤综合治疗整体的一部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肝癌的3个转移途径 您有必要知晓

5年以上肝炎应定期查肝癌

近年来,我国肝癌患者年龄不断前移,高发年龄段从45~55岁提前到35~55岁,究其原因肝炎病毒感染持续高发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其次,现代社会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长期过量饮酒、生活不规律等也是导致肝脏负担加重,继而诱发肝癌的重要因素。肝病专家曾说过:"肝脏是人体最敏感和脆弱的器官,需要好好养护才能健康运作。因此,提高公众对肝癌的规范认知、推广规范生活理念对改变我国肝癌现状至关重要。"

专家呼吁:"但凡40岁以上,有肝癌家族病史者、5年以上肝炎病史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5~8年以上酗酒史以及确诊肝硬化患者,应当每半年进行一次肝脏检测,以便及早发现疾病。"目前,B超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都可以有效排查早期肝癌,且两者都已纳入医保。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