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肝脏遗传代谢病之肝豆状核变性

作者:肝胆相照 2017-12-11阅读:3016次

在此前的科普系列中,已经有许多文章分别介绍过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免肝、肝癌等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治,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换换口味,一起来初步认识下肝脏的一种遗传代谢病-肝豆状核变性。

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也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所引起的肝硬化和脑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剧的肢体震颤、肌强直、构音困难、精神症状、肝硬化和角膜色素环。

说说肝脏遗传代谢病之肝豆状核变性

致病基因

1991年,本病的致病基因被精确定位于13q14.3,称为ATP7B基因,编码1个P型ATP酶,参与铜的跨膜转运。该基因突变后可引起肝细胞膜和神经细胞膜对铜离子的代谢障碍,过量的铜沉积在肝细胞和脑细胞内,从而产生细胞毒性作用。

生化异常

正常情况下,铜经肠道吸收后在血清中与白蛋白疏松结合,在肝内,与白蛋白疏松结合的铜转而与α2-球蛋白牢固结合,形成所谓的铜蓝蛋白。而在Wilson病患者中,铜在肝内不能与α2-球蛋白结合,因此血清中的铜蓝蛋白明显降低,与白蛋白疏松结合的铜增多。该铜易与白蛋白分离而沉积于肝、脑、角膜等组织和经肾排出,故血清铜降低,尿铜升高。

临床特点

1、起病年龄最多见于10-20岁,可以有家族史;

2、多为隐匿起病,病程进展较为缓慢;

3、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有粗大震颤、肌强直和不自主运动(舞蹈症、手足徐动、扭转痉挛或痉挛性斜颈)等。部分患者以精神异常为首发表现,如冲动行为、妄想、偏执狂、抑郁;至晚期可出现明显的延髓麻痹(如吞咽困难、唾液外流、构音障碍)和四肢屈曲挛缩;

4、少数患者以黄疸、腹水、脾肿大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为首发症状,多数患者虽有肝硬化存在,却无肝损害的临床表现,至晚期可因肝功能衰竭死亡;

5、此病检测的金标准是缺陷基因的检测;半数的患者在头颅CT检查时可以发现尾状核、壳核、小脑、脑干等部位对称性的低密度病灶;K-F环系铜在角膜后弹力层内沉积所致,被认为是本病的特征;

6、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骨质疏松、溶血性贫血等。

防治原则

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如软体动物、贝类、螺类、虾蟹、玉米、豌豆、蚕豆及动物肝脏和血等;口服硫酸锌或葡萄糖锌制剂;青霉胺为首选的祛铜一线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大剂量,终身应用。该药物能与组织内沉积的铜结合成水溶性物质,然后经尿排出。有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及肝损害或青霉胺治疗无效者,可考虑肝移植。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提个醒:在日后工作中,对青少年或儿童期原因不明的肝硬化患者,应注意本病的可能,合并锥体外系/精神症状或K-F环者更应考虑,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可使患者的预后得到很大改善;患者的同胞如经基因检测为纯合子,也应及早接受治疗。

本文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更多肝胆资讯,免费咨询医生,请关注“肝胆相照公益行动”微信公众号或下载“肝胆相照”患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