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浩浩妈
孩子由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判断是非能力不强,难免犯各种错误。父母经常不管三七二十一,对孩子加以责骂,甚至是大打出手...
事实上,不分时间地点教训孩子是一种误区,不仅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还容易让孩子自卑或者叛逆,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这七个时间和场合下,孩子犯错了,父母能不教训就别教训!
1
当众不责
很多父母性子比较急,一旦孩子犯错,就迫不及待责备孩子,不管身边其他人也在场,不给孩子一点面子。
还有的父母是故意看着人多,当众给孩子难堪,好让孩子记住教训。
但我们忽略了孩子虽然小,但也有很强大的自尊心,许多孩子为什么越骂越叛逆?就是爸爸妈妈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故意跟你对着干。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如果我们在大庭广众下被别人训斥一顿,甚至被打,我们也不爽。
孩子做错事,最好的方法是单独把孩子叫到房间或者没人的角落,冷静地跟孩子沟通,你会发现孩子少了些顾虑,更愿意打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想法。
2
知道错了不责
孩子天生都很敏感,其实很多时候,在他犯错的那一刻,他自己也知道错了。
可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一个可预知的错误之后,说出各种难听的话责备孩子:
我们应该视情节的严重来分别教育孩子:
“小心点儿,你看就不会摔成这样了吧!”
“真无语了,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
“总是心不在焉,这下老实了吧?!”
这种责备不仅没有意义,还会让孩子变得消极。有研究证明,经常受到责备和经常被表扬的孩子,面对困难的做法也不一样,前者退缩避让,后者积极解决。
孩子知道错了就不要再怪他了,嘴巴上的忍耐换来的是一个自信乐观的孩子,对家长来说,何乐不为呢?
3
孩子睡觉不责
很多父母平时上班没时间教育孩子,就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才能问问孩子的情况,这个时候尽量用和风细雨般的语言来安抚孩子。
千万不要责备孩子,否则,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我有一个朋友,小时候睡觉时被妈妈训了,委屈的哭了半夜,第二天早上发现尿床了,她妈妈再也没睡觉前骂她了。
有经验的父母会在孩子临睡前与孩子交流快乐的事情,让快乐的信息进入孩子的潜意识,慢慢地孩子会阳光、自信、快乐。
4
孩子吃饭不责
相信你也有心情不好吃不下饭的时候吧,其实并不是耍小性子,心情跟脾胃有直接影响。
我们在饭桌上教训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吃不下饭,长期这样会让孩子脾胃虚弱,伤害身体。
当孩子准备吃饭的时候,身心往往比较放松,对桌上的美食充满了期待,这时候,如果妈妈能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进餐氛围,就等于搭起了一座跟孩子沟通的桥梁。
比如,孩子今天回答问题的时候被老师表扬了,那么晚餐时间,就对孩子的努力提出表扬。
5
孩子高兴不责
古人云:“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正在忧伤时不责备孩子。
当孩子很高兴的时候,父母突然教训孩子,破坏孩子的美好心情,影响母子关系。
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所以,孩子心情好时可以适时开导教育,但是绝对不能责骂,否则会损伤孩子的身心健康。
6
孩子悲伤不责
在朋友家吃饭,她家的孩子妞妞不小心把饮料打翻,溅到她的身上,朋友立马训斥了女儿一番。
妞妞眼泪“刷”地掉下来。朋友的脸上写满了大大的烦躁,嘴里嘀咕着:“做错了事怎么还好意思哭呢?别丢人现眼了,快别哭了!”
可越是这样,孩子哭得越发不可收拾了。
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家长们想一想,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已经很悲伤了,你再这么去责骂他,是不是更加悲伤了?
很多时候孩子哭了,你只需要轻轻给孩子一个拥抱,不问缘由,也无需知道原因,就可以令她平静。
7
孩子生病不责
孩子生病的时候,相信大部分父母都不忍心再责备了。
试想,孩子没病时责骂尚有如此多的健康隐患,孩子生病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又怎么经得起心灵的煎熬呢?
毕竟,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天大的错等病好了再解决,所以,希望家长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更多地给予温暖,而不是训斥。
建议大家不要在这7个时间批教训孩子,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放任纵容,等到合适的时机,用这2个方法教训孩子:
指出具体的不足之处
孩子有不足的地方,家长要准确告诉他哪里不好,而不是笼统地用“笨”、“差”等词,应该具体说出问题在哪里,怎样解决。
例如,孩子如果英文不是很好,就应该问他“你在学英文时,碰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而不是说“你好笨,别人家的孩子英文考得这么好,你为什么不行。”
赞扬长处,鼓励改进
家长要细心地观察到自己孩子的长处,而不要盯着孩子的不足之处。通过赞扬他的长处,来鼓励他把短处也积极改进。
同样是教训,在合适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却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爸爸妈妈们不妨试一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