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
2017年12月7日
农历十月二十
6:32:35
古语有云:“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也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三候
一候鹖鴠不鸣:大雪之日“鹖鴠(音:hé dàn)不鸣”。鹖鴠是寒号虫,求旦之鸟,大雪时,此阳鸟感阴至极而不鸣,“夜之漫漫,鹖鴠不鸣”。
二候虎始交:大雪后五日“虎始交”,老虎已经感知到微阳,开始交配了。
三候荔挺出:再五日,“荔挺出”,荔挺似蒲而小,荔挺大约就是笤帚苗。
大雪习俗
腌肉
吃红薯粥
观赏封河
进补
大雪防寒:守住颈胸腿
中医认为,人体的颈、胸、脚这三部位最易受寒邪侵袭,而大雪节气寒气更甚,更应注意防风寒,尤其是颈部,很多疾病都与它受寒有关!
1.颈部防寒
颈部是身体连接头部的唯一通道,起到上下通达的左右,若是受寒,危害重重!冷风很容易通过颈部将寒气带给身体,从而引起颈椎病、头疼、嗓子疼、发炎等。
颈部是气管所在的部位,若出现咳嗽久治不愈,可能就与颈部受寒有关。若是寒气顺着颈椎进入头部,则问题更大了!头是“诸阳之会”,头部受了寒邪,容易导致气血淤堵,导致头痛头晕,更容易诱发脑血管病发作!
颈部防寒,建议艾灸穴位:风池、天柱、颈四椎旁、大椎。
艾灸方法:用艾灸仪或艾条悬灸,每穴20-30分钟,温度以自己适应为度。
2.胸腹防寒
除了颈椎,冬天风寒侵人人体,首当其冲还有胸腹部。胸部和腹部受寒,易伤体內阳气,引发心脏病;“肺为娇脏”,受寒最容易引起咳嗽、哮喘;此外,寒冷还可诱发胃肠病发生,所以,胸腹部防寒也不容忽视!
胸腹防寒,建议艾灸穴位:膻中、中脘、神阙、气海。
艾灸方法:用艾灸仪或艾条悬灸,每穴30-40分钟,温度以自己适应为度。
3.脚部防寒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使正气(免疫力)下降,可导致气血循环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等问题。
腿部防寒,建议艾灸穴位:血海、足三里、太溪、涌泉。
艾灸方法:用艾灸仪或艾条悬灸,每穴20-30分钟,温度以自己适应为度。
大雪进补,南温北热
中医认为,大雪是“进补”的大好时节,但不要一味地补充有营养的食物,要根据地域、天气吃不同的食物,否则会影响健康。
南方不太冷的地方,适合用鸭、鱼温补;北方气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补充身体元气,增加御寒能力。如果天气持续干燥,还要在滋补时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润的食物,以起到“灭火器”的作用,防止身体上火。
推荐食疗
1. 雪藕含有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维生素C以及氧化酶成分,生吃可辅助治疗肺结核咯血、淋病、衄血等症;熟吃有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功效。在大雪节气适量吃些莲藕粥,有较好的补益功效。
2. 从中医食疗学的角度来看,雪菜属于性温、味甘辛的蔬菜,十二经络中归肝、胃、肾三经。雪菜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食用纤维素,可防治便秘,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3. 大雪节气冷热交替之下容易引起肺燥咳嗽。雪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功效,源自河北的雪花梨润燥清风,药用价值很高,是做“雪梨膏”的好材料。
大雪养生:生活与起居
1、早睡晚起,以养阳气
晚上在10点前上床,同时用热水泡泡脚,并按摩足底涌泉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早上宜6:40以后再起床。
2、戴围巾戴帽子,保护阳气
“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寒,外出要戴帽子、围围巾,注意保护阳气。
3、雪后防紫外线
降雪不断,雪后也应防晒!雪天的紫外线看似不强,但是光线会通过雪地的反射对皮肤造成伤害。
4、室内别忘保湿
冬季室内可用加湿器保湿,但加湿器要定期清洗,防止滋生细菌。
5、锻炼宜在9点后
研究发现,早晨7~9点,是心肌梗死等猝发性心脏病和脑中风的高发期,冬天是这两种疾病的高发期,因此,大雪后晨练最好在9点后。运动以温暖全身或有些许微汗为宜。
6、注意情绪平和
大雪节气,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许多疾病是由于情志引起的。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避免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练。如果过于激动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