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正需艾灸温经散寒!
今日雨水节气,虽然老话说,雨水变多,天气回暖,秋天时一层秋雨一层凉,春雨下一场暖一层。
可事实上是,春寒依旧料峭,话说,这两天的春寒还真是蛮冷的,这种冷与冬日不同,就像艾灸的热与其它热不同,可以走经络,初春的寒气也可以中人,已经习惯暖气的身体,也需要缓冲进入春天,经过一个冬天已经没有太多抵御寒冷的阳气,初春还需多多艾灸以补充损耗的阳气。
春季气温多的是“乍暖还寒”,很容易造成关节不适,故春季也成为人们旧病复发的季节,原有的颈、肩、腰、腿、痛也会发作。
而艾灸的显著作用就是温经散寒,最是适合——风寒湿引起的痛症以及虚寒导致的各种疾病以及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伴有腰冷、四肢不温的症状。
以上病症取穴
后腰正中的命门穴
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
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
灸法:用艾条每日熏烤30分钟,每天一次,10天停一天。长期坚持就可以温肾、暖宫、散寒、去除宫寒。
此外还可以用红花艾叶煮水泡脚每日20分钟,可温经、散寒、通络。
雨水【节气灸】
时令节气是“节气灸”的时间条件,是反应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一定要在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节气灸”,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比如雨水节气灸,在雨水前后几天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湿邪易困扰脾胃。
雨水艾灸
时间:2月18-20日
艾灸取穴:天枢、三阴交、足三里、风市、涌泉。具有健脾利湿的效果。
雨水养生
雨水养生的重点是养肝护脾。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是肩颈、眼睛、牙齿、咽喉,还有皮肤和旧恙,睡觉盖严实点吧都,防落枕。
1、起居:
应顺应春生的规律,初春应多做运动,出门踏青,远眺山水。一定早起,春天啦,大清早舒展一下身体,让阳气升发,早睡尽量吧。
2、身体反应:
困,有条件的中午小睡一下,真是适合做白日梦的季节。
3、饮食:
宜甘平食物,适量温性升发食物例如香椿,不宜食酸。不宜寒凉。黄瓜、苦瓜,西瓜,绿茶,菊花,这些偏寒。
因为春节普遍暴饮暴食,刚上班又缺运动,来来回回身体也疲惫,要注意饮食清淡点,多喝粥,让脾胃修养修养,休养休养。
雨水节气的来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
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大家都快开始艾灸吧,就像庄稼要施底肥了,给身体也加足底阳,把冬天积聚的寒气脂肪慵懒什么的统统驱逐出去,轻松起航,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