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证:对疾病的临床辩证,指阴阳属性归类,分“阴证”和“阳证”。凡属于慢性的,虚弱的,静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谢减退的,退行性的及向内的证候,都属于阴证,如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倦卧,肢冷倦怠,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短,饮食减少,口淡无味,不烦不渴等。
内热生风:指阴虚热炽,煎熬营阴,经脉失濡而动风的证候。可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
先天:人在胚胎湿气,即生命生殖发育的初期,与后天相对而言。先天之本在肾,故有肾主先天之说。
后天:指脾胃。人体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后天吸收以供给滋养。
脱精:精关不固,精液渗入小便而下。
理中:调理中焦脾胃的方法。多指脾胃虚寒证用温中祛寒法治疗。
理气:是运用有心气解郁,降气调中,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的方法,气虚用补益中气药,气滞宜疏,气逆宜降,故又分为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
理血: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补血,凉血,温雪,祛瘀活血,止血等。
营卫:营气和卫气的合称。两气同出一源,皆水谷精气之所化。营行脉中,具有营养周全的作用;卫行脉外,具有捍卫躯体的功能。
营气:营运于脉中的精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处于中焦,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功用。
营卫气血:营,卫,气血本属于人体生命的四种精微物质和功力基础,后世温病学说借卫与营,气与血的阴阳表里相对关系,将温病转化为由外而内,由气及血的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临床辩证论治的纲领。
阴虚:指阴液不足。临床表现有“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唇红口干,舌质嫩红或绛干无苔,大便躁结,小便短黄,脉细数等。
阳虚:阳气不足或功能衰退的证候。阳虚则生寒,症见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面色淡白,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嫩,脉虚大或微细等。
虚火:真阴亏损引起的发热。如两颧潮红,低热,五心烦热或骨蒸劳热,心烦失眠,盗汗,尿短赤,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多见于热病伤阴的后期,或阴虚劳损等。
虚邪: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
虚劳:病名。虚劳包括因气血。脏腑虚损所致的多种病症,以及相互传染的骨蒸,传尸。后市世文献多将前者成为虚损,后者称为“劳瘵”。
虚胀:病名。脾肾阳虚者,腹部胀满,神疲纳呆,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脉细。治宜健脾温肾,化气行水。用附子理中汤和五苓散或金匮肾气丸。肝肾阴虚者,腹部胀满,形体消瘦,面色黧黑,心烦口燥,齿鼻衄血,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凉血化瘀。
虚热:阴,阳,气,血不足引起的发热。
虚损: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所伤,或病后失于调理,以致阴阳,气血,脏腑虚损而成。虚损病情复杂,主要可概括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多见于肺脾虚损。症见四肢无力,懒于言语,动辄气短,自汗心烦;血虚多见于心肝虚损。症见吐血便血,或妇女崩漏,头晕眼花,成干血痨。虚在心者,并用归脾汤;阳虚多见与脾肾虚损,症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完谷不化,腰膝酸软,神疲无力,畏寒肢冷,阳痿滑精,小便频数而清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补;阴虚多见于肺肾虚损。肺阴虚者,证见干咳,咯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肾阴虚者,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数。治宜滋补真阴,兼于降火。本证可见于结核病,贫血,白血病,神经官能症以及多种慢性消耗性病症。
虚烦:指阴虚内热,虚火内扰而见心中烦乱,神经不能自持,悒悒不乐,饮食不甘美,睡眠不安宁的证候,多见于热性病后期,或外感病经汗,呕吐,下后余热不清着;亦见于劳心思虑过度者状如伤寒,但不恶寒,身不疼痛,头不痛,脉不紧数,独热者。
文章摘自(养生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