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中医医院宋会都:“最美中医”杏林播大爱

作者:齐鲁壹点 2017-11-01阅读:4733次

11月1日,首部北京传来喜讯:莒县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专家宋会都喜获全国“最美中医”殊荣。

莒县中医医院宋会都:“最美中医”杏林播大爱

据悉,“最美中医”宣传活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指导,中华中医药学会、人民网主办,面向全国范围内展开。经过形式审查、网络投票、专家评议、社会公示,最终有79位专家获得“最美中医”称号,山东省仅有2人当选。

莒县中医医院宋会都:“最美中医”杏林播大爱

中医“档案”里的杏林人生

眼前这份字迹工整、纸张泛黄的病例,写于1986年11月6日,是宋会都来到莒县中医医院后手写的第一份中医病例。

75岁的宋会都仍然精神矍铄,现在是莒县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专家门诊”的主任中医师。30年来,一线坐诊面对每一位求医者,宋会都仍然面带微笑,话语轻柔,仔细望闻问切,细心写好病例。

宋会都出生于中医世家,1986年组织上从县人民医院调他到刚筹建的中医医院任副院长。

莒县中医医院宋会都:“最美中医”杏林播大爱

许多人劝他:“中医院刚成立,就是个大药铺,人少不顶事,去了恐怕连工资也发不上”。但宋会都觉得,中医才是他的家,他得回家呀。

回家,也是白手起家。那时的莒县中医院条件简陋,全院只有一台显微镜、6张床铺,许多医生甚至连中医病例都不会写。宋会都就从写病例这个“针线活”入手,手把手教他们写中医病例。在他的传帮带之下,中医院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90年代就有5份病例被评为省级优秀示范病例。

“药房每一次进货,他都要亲自验货,有掺假、有不合格的中药材,一律退回或销毁。”宋会都的徒弟说。

2001年10月,莒县中医院已成规模,宋会都也到了退休的年纪,年过六旬的他本可以在家享清福或者跳槽挣大钱,但宋会都却退休不退岗。

“这里对我来说有着太多的感情,我离不开这里,也离不开信任我的患者。”宋会都始终对中医事业割舍不下。

“要不是宋院长,我爷爷十年前就走了。”病人杨某的孙女说。

如今已85岁高龄的杨某经常说,是宋会都延续了他的生命。十年前,杨某患食管癌术后3年,因突发上消化道出血生命垂危,西医治疗未见效后请宋会都诊治。几副中药调和后,老人奇迹般康复。

30年里,宋会都用心为患者解除病痛,书写自己的中医“档案”。经他治疗痊愈的患者,每年多达数千名,仅存档的病例,目前就多达十几万份。如今,莒县中医医院也从“大药铺”发展成为一所基础设施齐全,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中医特色突出,集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急救、康复、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看病和集市上找人一样”

宋会都从小就热爱上了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事业,跟随祖父学习中医。在缺医少药的50年代,祖父是当地一代名医,医德高尚,治学严谨,有口皆碑,享有很高的威望,耳濡目染,幼承家训,宋会都从小跟随祖父,也学到了一些基础中医知识,当然,更重要的是学到他的为人。

祖父常说:“医学是一门至精至巧的学问,人命所系,无真才实学难成良医”,“要学有所成,无捷径可走,只有勤、苦二字,有志者事竟成。”这些教导都成了他一生学医行医的座右铭,他从小刻苦攻读《黄帝内经》,先后背记《药性赋》、《汪氏汤头歌》、《濒湖脉学》、《三十六舌》及《医宗金监·四诊、伤寒、杂病、妇科心法要诀》等医书。

1961年春,有一定中医医学功底的宋会都被调至莒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在名中医刘桂馨的指导下,临床技能有了进一步提高。由于工作认真苦干又虚心好学,受到院领导和同仁的重视,1974年他被推荐带资入山东中医学院深造3年。在正规的高等医学学府里,经老一辈著名中医专家、教援们的言传身教,他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得到全面升华。毕业后,他又回到原单位,在刘桂馨主任带领下,共同创建了中医病房,使中医临床治疗更加规范化。

1980年和1984年,他带着临床问题,先后参加临沂地区卫生局举办的“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班”和母校举办的“全省中医基础理论进修班”各学习1年,经过实践——理论——实践的多次反复提高,使理论知识更扎实,临床经验更丰富,综合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为以后临床、教学、科研打下了坚实基础。

宋会都倡导“融会新知”、“注重实效”的治学主张,他从临床干起,明白诊病关乎生死,当然要凭真本事,况患者也是医家的衣食父母,切忌空谈和造势。五十多年来,宋会都无论是临床、科研、讲学都求真实干,绝不做表面功夫。

宋会都认为,治病关键是找出病因。看病和集市上找人一样,你不认识的人即使在对面你也不知道是谁,治病也是一样,你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看明白病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治疗,才能病去人康。

他主张要辨证论治灵活,体现中医特色,靠中西医之间的综合参考分析,借助现代化的仪器,该检查的就检查,这也是“望”的延伸,查出病因,对症下药。

宋会都从事中医五十余年,他一直坚持在临床一线,长于治疗中医内科、妇科和疑难杂症,尤其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血症、癌症术后防治等颇有研究。新疆一位身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青年,带着全国各地几十所大小医院的病历慕名来到莒县中医院,找宋会都诊治,服用他研制的“益气养血增板汤”治疗,仅用3个疗程,患者诸症尽消。

沂水县有位老大爷,患肾病综合症多年,曾四处求医,久治不愈,经亲友介绍,他到莒县中医院找宋会都就诊,经过两个疗程就将病根除去。曾经有一位不满周岁的顽固性小儿肺炎患者,在别的医院用各种抗生素治疗了三个月不见效,已不能扎针用药,病儿高烧痉厥,神志昏迷,奄奄一息,经宋会都会诊,单用中药精心调理,3天热降,呼吸平稳,精神好转,20天痊愈出院,临走时病家热泪盈眶,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幸亏您救了俺孩子的命,俺一辈子也忘不了你!

他重视医患之间的关系,处处为患者着想。因此他潜心研究效高价廉的新方剂,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宋会都知道有的病人从乡下或很远的外地来,来去不便,尽量给他们留足抓药、赶路的时间。对患者,他总是尽职尽责,他看病时非常细心认真,总是耐心的向患者解释病情、病因,为了患者服药安全,达到良好的服药效果,患者取了药,即使再忙也要患者把药拿来仔细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有误,告诉患者如何煎药、服药,那些东西要忌口,详细介绍注意事项等等。

“慢郎中”的急症宝典

“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以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作为一名有思想、有丰富经验的名中医,宋会都深刻理解这段《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深刻含义,他认为这段文字说明阴阳四时的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根本,能顺应它,就不容易发生疾病,这是健康的法则。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生命产生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看法是一致的。

他深知《黄帝内经》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说,古代的圣人认为医学的最高境界不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而是防止疾病的发生,另外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已病还要从其它未生病的脏器着手治疗,例如:木克土,肝属木,脾属土,肝病易传脾,应先健脾,预防脾病。而“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意思是说,假设一个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出了问题,造成了混乱。不要只盲目的解决当前的混乱,而要从造成混乱的原因,和混乱将会导致的后果着手。简单的说,就是把前头和后面两端解决,中间的那段麻烦也就不存在了。

正是从这些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宝库中努力挖掘精华,对前人的宝贵经验能择善采撷,又有自己新的见解,使得他医术日益高超。

现在,求医者似乎存在一种偏见:西医见效快,中医见效慢,时下世人皆视中医为“慢郎中”,不能治疗急症。殊不知,擅治急症是中医学固有的传统,历代不乏“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手。

为了发扬中医优势,他加强了对一些中医急性病的治疗研究。如,对急性热病的诊治采用表里双解或通下泄热,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有位60岁的莒南县患者因手术后用消炎药过多,引起菌群失调,一天拉肚子30多次,越打消炎针越拉肚子,他发挥中医长处,参与急症配合治疗,服过中药后,患者症状奇迹般消失。

有一食道肿瘤术后患者并发胃瘫20多天,呕吐不能进食经宋会都会诊,2剂中药告愈。宋会都始终认为中医现在还是靠辩证论治。对症下药就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量身订做,所以这个要求非常高。这个“量身订做”要求非常精准,当中含有一些经验的成份,因为中药也确实和西药一样,它有一些特定的有效药物,然后合并在一起使用,中医见效并不慢,只要辨证准确,治疗得法,就能很快地取得效果。

在对待所谓的不治之症,宋会都认为,在中医的词典里没有不治之症,只有治不好病的医生,事实上大部分病症还是可辨可治的,关键是找到“症”的本质。他多年来注重疑难病的临床研究,并取得可喜效果。

凭借一手娴熟的岐黄术,宋会都声名远播,方圆数百里外,慕名就医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