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总也不好,你的正气太虚!千年古方用人参,问题解决了

作者:精诚名医汇 2017-06-27阅读:3979次

(本文由一点号“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

本文理论依据:《小儿药证直诀》、《时病论》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要为你说上一病,乃是人人都曾遭受过的感冒。

有的看官可能会说,小小感冒有什么好说?莫非又是网络小编在这里哗众取宠了。其实不然。列位看官,你可知,有一些人患上感冒之后,由于体质虚弱,或大病初愈,或年纪幼小,或年老体衰,总之是反反复复不易好转。这些人的症状,是外感寒湿之邪,内中正气不足所致。其主要表现除了不愈之外,还有头部颈部僵硬疼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咳嗽有痰、胸腹闷胀,以及发热憎寒等。

列位看官,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要为你介绍一张古方,一张名垂千古的好方子。它体现了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的一面。闲言少叙,先看组方——

准备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各9克,甘草5克。将这些药物研成细末,然后每次服用6克,和生姜、薄荷少量一同煎煮,取药汁服用。每日一剂即可。如果辩证准确,应用得当,往往使用当天就有效。

列位看官,此方乃化自败毒散。这好方,出自《小儿药证直诀》。这《小儿药证直诀》乃是中医儿科学的奠基之作,其作者乃是中医儿科的开山鼻祖钱乙。这在中医学里的地位和意义,笔者就不再赘述了。总之大家记住即可——非常了得。

列位看官,此方到底有什么奥秘呢?一言难尽。我们还是先从药性一点一点说起吧。

我们先看里面的两味药,羌活和独活。这两个“活”字辈的中药,在这里的作用是温散解表。羌活,性味辛、苦,温,入膀胱、肾经,功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本草汇言》赞曰:“羌活功能条达肢体,通畅血脉,攻彻邪气,发散风寒风湿”。其效可见一斑。再看独活。这味药性味辛、苦,微温,入肾、膀胱经,功在祛风除湿,通痹止痛。这两味药用在这里,首先要实现解表的问题。因为患者感冒之后之所以出现憎寒、发热、脖子发硬疼痛等症状,主要是因为风寒郁表。这个时候,能够起温散之功的羌活和独活,是有用武之地的。第二,这两味药能止疼。近代中医临床家甚至认为,羌活主上肢疼痛,独活主下肢疼痛。全身上下一起疼,好,就羌活独活一起用。因此,这两味药对于感冒之后所出现的筋骨、肢体酸痛,有不错的治疗改善作用。所以说,这两味药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柴胡和川芎两味药。它们的作用,在于行血开郁。列位看官须知,这感冒日久不愈,定然有外邪阻遏气血运行,使得浑身气机不得开达的因素在。那怎么办?且看川芎,性味辛,温,入肝、胆、心包经,功在活血行气。再看柴胡,性味苦,微寒,入肝、胆经,能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看官须知,这两味药配合在一起,就是一剂润滑油、疏通剂,将身体内瘀滞的气血、气机打开、散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其他的药物来办大事。

那究竟要办什么大事呢?我们暂且不提。列位随笔者将笔锋一转,看四味理气化痰的药物,这就是枳壳、桔梗、前胡和茯苓。为什么要化痰理气?方才说过,这种感冒的病因包括风邪、寒邪,也包括湿邪。湿邪由表及里,会让人出现胸腹胀闷、欲呕、咳嗽有白色黏痰的症状。另外,湿邪作为一种阻遏气血运行的重要外邪,持续存在的时间越长,越会影响人体正气的提升。因此,我们要化解它。枳壳这味药,性味苦、辛、酸,温,入脾、胃经,能理气宽中,行滞消胀。桔梗这味药,性味苦、辛,平,入肺经,功在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前胡这味药,入苦、辛,微寒,入肺经,能散风清热,降气化痰。再看茯苓这味药,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肾经,功在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见 ,这四味药联手,唱得利水、化痰、行气、除滞的一场好戏,如此一来,患者气机怎能不好?

最后,我们要说到重点,这就是方中的人参了。列位看官,此方之妙,尽在人参一味。什么意思?人参者,乃扶正之品,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方才说过,感冒久治不愈,实际上就是人体正气亏虚的表现。因此在扶正的基础上驱邪,才是治疗的关键。有了正气在,才能鼓舞病邪外出,有了正气在,才能让津血各守其乡,不让病邪复入。所以,这人参的使用益气解表、扶正祛邪的治疗精髓。

列位看官,笔者洋洋洒洒千余言,就是想向您展示,祖国传统医学对一个小小的感冒,也是有着颇多治疗智慧的。正所谓,辨证施治。世上没有不变的治法,只有永远变化的病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机,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才是真正的中医精髓。

全文完。您有何高见?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