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御医——马培之验案赏析(中)

作者:中医出版 2017-08-17阅读:3033次

3.痰饮案

沈左,京城官员。自述胸膺不畅,背膊肺俞部位觉有物流下,自经脉中行至胁肋下,入于肠,即肠鸣欲便,有时解下如涕,已经一年。此病在躯壳之内,脏腑之外,属痰饮病,攻于脊旁,流于胁肋,仍由胃下入于肠。用流气行痰之法,兼进指迷茯苓丸,六剂后再商。六剂后言,症已见轻减,大便下痰甚多,仍原方增减。沈君又来复诊,恙已大减,原方加枳壳、炒白术,服之当愈。

4.咳血案

何左,保定求诊患者。春间咳血之后,心悸遗精,胸痞作胀,头重而眩,行欲倾跌。形丰,脉滑大、尺垂。此痰湿停中,厥阳上冒于颠。用温中降浊,苓姜术桂二陈,服四剂再诊。何君复诊,恙已见轻,惟觉头重。原方加附子。何君又来复诊,头重已愈,下部有力,胸腹未舒。原方加小茴香。何君又来复诊,恙已全愈。用温养脾胃法,作丸调理。

赏析

案3为痰湿马氏抓住主症“觉有物自背部流下,经胁肋入于肠,肠鸣,便下如涕”,伏痰在内,中脘停滞,故诊为痰饮病的实证。但方却未选《金匮要略》治痰饮主方苓桂术甘汤,而用行气流痰法兼进指迷茯苓丸。病者患痰饮病已经一年,已成伏饮积痰,苓桂术甘汤恐难胜任,故加强流气行痰兼进指迷茯苓丸,是因此方中有一味芒硝,取其软坚破结、消痰之功,微利则愈,使痰饮从大便而去。

案4虽为痰湿但以本虚在内,更因咳血之后调摄不当,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致使阳气亏损、心阳不足而见心悸,脾阳不振则运化失司,致痰湿停中而见胸痞作胀;肾阳亏损而致遗精,阳气衰于下则浊阴之邪从之而上冒于颠,以致头重而眩,行欲倾跌;其人形丰则多痰湿,脉滑大亦为痰湿之象、尺垂则示肾阳亏虚。马氏权衡轻重,从中焦着手,用温中降浊法,先除停聚中焦之痰湿,使升清降浊的枢纽——脾胃恢复功能,方选苓姜术桂、二陈。四剂后病情减轻,唯觉头重,提示中焦痰湿已除大半,而阳气尚未恢复,厥逆未愈,故仍头重。此时,加用附子是治疗中关键的一步。附子辛甘温热,走而不守,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同时又是治疗痰厥、气厥、肾厥、头痛、风痰眩晕的要药,此时用附子,正其时也。果不其然,四日后又来复诊,头重已愈,尺脉也有力了,但中焦阴重湿邪还未散尽,故加小茴香温中理气散寒。六日后又来复诊,病已痊愈,再用温养脾肾之品做丸剂调理善后。

编著者简介

李夏亭,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膏方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重点专科中医肝病学科带头人,孟河医派研究会会长,曾任常州市中医院副院长、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常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现在3家民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担任首席和特约专家。

知识就是力量

愿明天的你依然会相信

点击「写留言」参与讨论

猜你喜欢

  • 一个由国外人编写的中医流派书——《孟河医学源流论》

  • 孟河医派:费伯雄传奇

……以下是广告时间……

三品御医——马培之验案赏析(中)

给大家推荐《孟河医派三十八家——临床特色及验案评析》,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内容推荐

书中整理收集医案180多则,大部分为临床疑难病、危重病,涉及70多个相关病症,每案均附有评析按语。这些医案真实地呈现了每位医家的临床思辨特点和处方用药经验,是孟河医派不断传承与发展的见证,是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和发展的最好教材。

书中还收入良验效方多则。

END

本文由中医出版公众号原创发表,本文来源于《孟河医派三十八家——临床特色及验案评析》,最终解释权归本文原作者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商业转载请与我刊联系授权事宜。如有内容合作,请后台留言,欢迎广大读者原创投稿。

投稿及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三品御医——马培之验案赏析(中)

三品御医——马培之验案赏析(中)

三品御医——马培之验案赏析(中)